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白沙古井:受用与保护同行
新湖南客户端
2017-02-11 14:49:04

白沙古井:受用与保护同行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施泉江

在长沙市南门外天心阁下白沙街东隅,有井四口,由东而西地排列着,各约两尺见方,甘露从井底涌出,名曰沙水。

白沙古井始凿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据史书记载:井“在县东南两里,广仅尺许,最甘冽,汲久不竭”,誉为长沙第一井。民间脍炙人口的楹联:“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长沙沙水即指白沙井水,以此来说明井水清澈纯净。

唐朝诗圣杜甫在《发谭州》诗中就有“夜醉长沙泉,晓行湘水春”的吟唱。1956年6月,毛泽东写下《水调歌头》,词中所说的“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就是以白沙水与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相提并论,使白沙井名闻四方。

2000年,长沙市政府应市人大提出“保护白沙古井、建设古井公园”的议案要求,决定修建白沙古井公园,并且效仿古制。2001年10月古井公园正式向长沙市民开放。

笔者虽在长沙生活多年,却也没有走近古井哪怕一次。近日抽空得以前往,观察古井的真容。

(白沙古井公园大门)

走近古井公园大门,便是一个四柱三洞的牌坊,中间两柱分别刻着“高天聚风月一园是造物之无尽藏好为寄兴怡神地”和“古井媲潇八景看游人之所共适都在廉泉让水间”,横批为“白沙古井”,进门后是一片由条石铺就的广场,数棵参天古树零星植于广场各处。

公园的核心当属公园中央的白沙古井,井区背倚仿古而筑的小山,环井而砌的麻石栏杆将山与井分隔开来。井区为大块条石砌成略低于地面的扇形小广场,四眼方井,水至穴底上涌,与井口持平,多余的井水沿石条缝隙流到小广场两侧的沟渠中排走。

白沙井水一年四季,不论长涝久旱,都不盈不竭,汲以沏茶,格外芬芳醇爽。时至今日,前来取水的人仍络绎不绝,盛水的工具更是五花八门,可乐瓶、食用油壶、塑料酒壶,更有甚者提来了矿泉桶,水声哗然,人声鼎沸。

(刚刚打完水的市民)

走访中,笔者恰巧碰到前来打水的曾先生,“我就住在白沙井附近,正常情况下,每隔一天我都会来这里打上四大桶井水给家人饮用,另外也可以锻炼身体”,他说“当井水喝到嘴里的那一瞬间很是甘甜”。笔者还看到,扁担、矿泉桶,这就是他前来打水的工具,好不齐全。


(正在执勤站岗的护井队员)

为了更好的保护古井,今年春节期间,以张浩为首的三名退伍军人组成了护井队伍轮流在古井边执勤站岗。他们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帮助一些年龄较大的市民取水,“我们也是利用闲余时间来这里站岗,但这项行动我们会长期坚持下去”。在他们的感召下,目前已有10余名市民和中小学生报名,愿意加入到他们的护井队伍中。

白沙古井,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长沙人民。文明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也许今天的古井对于我们已不是不可或缺,但作为回忆的记载和历史的沉淀,我们没有理由不传承好、保护好。

白沙古井,我们经不起失去。

作者:施泉江

责编:唐能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