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湘江(一)它从这里流入长沙
新湖南客户端
2017-02-10 20:12:27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熊远帆

在长沙住了十四年,在这“山水洲城”里,和我的生活最密切相关的无疑是水。

这条被湖南人叫做母亲河的湘江,把整个长沙城一分为二,然后直下洞庭。

这十四年,我从河西移居河东,工作地点又从河东搬到河西。每天上下班穿梭于江上江下,湘江就在日日的交通之中渗入人与城市的情感血脉。

可是,我了解它吗?我一遍遍的问自己。

所以,打算沿着她走过长沙的74公里足迹,完全地走一遍。

1)湘江进入长沙的第一个地方叫做黄土塘

湘江从哪里进入长沙,我首先在网上查阅了一下,资料甚少。

用百度地图查找,大概是一个叫黄土潭的地方。

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长沙的地界。

于是,开车从猴子石大桥东,沿湘江南路往南开22公里,我走到了这条沿江公路尽头。

再沿着渣土路和乡间小路往里走大约一公里,来到了暮云街道的黄土塘。

经过黄土塘渡口,和几间民房,水泥路也没有了。

这里有一座桥,叫做黄土潭桥。

据恰好经过这里的湘潭居民邹林说,这座桥就是长沙和湘潭的交界处。

桥的南边就是湘潭的昭山景区了,而黄土潭则是湘潭的地名,在长沙这边则是天心区暮云街道的黄土塘。

桥上的字迹已不清晰,依稀看见的几个字是“黄金村清水组承建”。

据此,可以推断这座长、潭两地的分界桥当年是由湘潭一方建设的。

湘江也正是由黄土塘这里流入长沙,一路北去。

于是,这次漫步湘江的旅途也从黄土塘而始。

(黄土潭桥,这里是长沙和湘潭两地的分界线,也是湘江流入长沙的入口。)

2)湘江长沙段的第一个洲是兴马洲

在黄土塘,有一个小小的渡口,经打听,这里的船去往对面湘潭的九华示范区。

此时,沿湘江南路往北开,第一个见到的是兴马渡口。

这里,是这一路上一个比较大的渡口了。渡口对面便是湘江流经长沙的第一个大洲——兴马洲。

兴马洲在古时又被称作南津洲、桔洲,素有“昭潭无底绿洲浮”之称。

传说它曾是五代十国时期楚王马殷放养御马的地方,后人因此称其为兴马洲。

目前这里没有桥或公路上去,只能在兴马渡口轮渡过去,这个渡口较大,有一个比较宽敞的停车坪,车辆也可以通过渡船上去。

不知道是当天的风速还是水流原因,觉得在兴马渡边上,江水拍岸的声音特别大,回来细看地图,这里是湘江江面突然由一个窄口变宽的地方。

(兴马渡口。)

从渡口循迹而去,就可以望见一座巨大的岛屿横在眼前,从洲尾看不到洲头,对岸郁郁葱葱的小岛便是兴马洲,与湘江边的青草堤岸隔水相望,一簇簇参差不齐的绿林,绿林掩映下隐约可见岛民的房屋。

这天在这里准备登岛的自行车爱好者伍语宁告诉我,这里不像橘子洲整齐划一的景区风貌,而更像是城郊一个原生态小岛,岛上有环岛公路可以骑车,饿了可以找岛上原住民做饭吃,是自行车爱好者很爱来的一个地方。

(兴马洲。)

由于本系列会有专门介绍兴马洲的文章,在此本文不再赘述。

3)曾经商贾云集的窑湾寺

继续往北走,进入南托街道沿江村。

开车经过,你必定会被这里吸引一下目光。

因为你会在路边看到一个庙型的屋顶。

忍不住好奇,停下车往栏杆下望去,有一个包爷庙。

(沿江公路下的包爷庙。)

从庙的外观看,肯定是不久前经过翻修的。

实际上,这座庙建于明朝永乐三年(即公元1405年),最早叫窑湾寺,过去用于春社和秋社的祭祀活动。

百帆争渡,商贾云集,人流如织,一派繁华景象,这是过去当地人描述窑湾寺及码头盛况。

如今,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原来的渡口繁荣早已不在了,古庙随时代的变迁陆续经历了学校、企业及防洪指挥部,时至今日,防洪大堤的修筑及湘江大道的建设,附近居民陆续征迁,独留包爷庙这座历经几百年风雨后重新修缮后的古庙屹立于古渡口。

庙里没有圣人雕像。中间牌匾是“一笑河清”,有包公简介。左边牌匾 “夏泽优渥”,是财神殿。右边牌匾 “德威惟畏”,是关圣祠。上香要奉献点香火钱,盘香最多,一支10元。

如今当地政府将包爷庙周围由原来的农田、农舍建设成了一个大公园,它被清风亭、亲水平台,绿化广场守护着。

4)7000年前的长沙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在包爷庙对面靠着湘江的苏家湖涵闸,有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大塘新石器遗址。

遗址大部分被压于湘江大堤下,暴露于河滩,部分被江水冲洗殆尽。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临江堤尚存一小土台。

1986年春天,长沙文物工作者对该处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南托大塘遗址,在这里发现了7000年前长沙人的足迹。)

他们在对遗址内近1.5米厚的堆积物的发掘中,发现了斧、刀、镰、磨棒等磨制石器,以夹砂红陶和灰陶为主的陶器,还有少量的黑陶和白陶,以及釜、碗、罐、盆、甑。

经过专家考证,长沙县大塘遗址是一个7000年前的聚落遗址,原始的宗教、彩陶、刻画符号及彩绘图案是其独特的文化标签。

这也说明,7000年前,古老的长沙先民们已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拓荒耕耘,生生不息,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

这里出土的最出名的文物当属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残片。

陶罐的口部至颈部装饰有褐彩绘格纹,形状类似舞蹈人物,系部彩绘有变形叶状纹饰,肩部以下绘有对称的高冠凤鸟,凤鸟以大叶脉纹相隔,鸟衔树枝,尾翼飘逸,线条极其流畅轻盈。

文物专家分析,大塘文化褐彩双耳陶罐上刻画的“太阳”、“向着太阳口含禾苗的鸟”、“南方干栏式房屋”、“流水纹”、“农田纹”等象形符号,表现了太阳与农作物的关系。可视为长沙先民农耕文化在艺术上的表现,说明当时已开始种植水稻。

(未完待续。)

作者:熊远帆

责编:唐能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