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元勋与英才:黄兴和他的学生宁调元
新湖南 • 湖湘名人
2017-02-07 09:16:24

【核心提示】黄兴在出生入死的革命生涯中,还孜孜不倦地培育了一代英才,青年革命家宁调元,就是在黄兴的引导、帮助、培养下,由爱国走向革命,最后献身革命的不屈斗士和人杰。

文丨刘湘雅

黄兴,近代中国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人格完美、道德高尚的伟人,世间公认的开创中华民国的元勋。他的业绩、品格和奋斗精神,堪称一代中国人的楷模。为革命,他不仅奉献了42岁的宝贵年华,而且在出生入死的革命生涯中,还孜孜不倦地培育了一代英才,铸造了辛亥青年英烈群像。青年革命家,著名的南社诗人和记者宁调元,就是在黄兴的引导、帮助、培养下,由爱国走向革命,最后献身革命的不屈斗士和人杰。

明德学堂的师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年,中国正风雨如磐。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1903年,又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发展的重要年头。知识界流行着求学与留学热,青年们向往着求学与救国留学与救亡结合的道路。自幼饱受湖湘文化熏陶、具有浓烈爱国思想的宁调元,不甘心书斋思辨,抱着寻求救国良策的心志,考入了留日知识分子吴元倓在长沙创办的新式学校——明德学堂。这年秋天,黄兴亦自日本归国策划反清起义,应聘为明德教员。先后来明德执教的尚有黄兴的同学、好友张继、杨德麟、苏曼殊、陆鸿逮、李步青、周震麟等一批进步人士,黄兴除主持该校的师范速成班外,还在中学、小学部讲授历史、地理、生物、体操等课程。他不仅以蓄短鬟、着洋装给学生们以新鲜感,而且还利用教学之机,寓民主革命思想于知识传授之中:例如讲历史,他由孟子的“民为贵”引伸到西方的民本君末思想,鼓吹民权学说,上博物课解剖鲤鱼,讲述鲤鱼跳龙门钓神话;批判中国长期不破的封建帝制,宣传法国革命党人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实行民主、自由、平等的赫赫业绩。他意味深长地告诫学生:中国人应当聪明一些,再也不要皇帝了,大家就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当批改作业或为学生题词时,他精心选择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等爱国诗句以激发学生们的反清革命意识,课外则活跃在操场上、池塘边、亭子里,树荫下,同学生们踢球,翻杠子、散步、谈天、散发《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等革命书刊,广泛接触师生,启迪后进。

黄兴以思想新颖、博学多才、平易近人赢得了师生们的爱戴。入学不久的宁调元受到了黄兴的启蒙教育,犹如久早逢新雨,滴滴入心,进步很快。他的作文洋洋万言,“笔锋犀利,藻思纷披,上下纵横,不可一世”。在课余演讲会上,他口若悬河,能“就师所授者,触类引伸,激昂尽致”,使“听者耸然”。全校师生莫不刮目相看。独具慧眼的黄兴,尤其对这位学业优异,擅长辩才,工于诗文,思想激进,生于会党之乡醴陵的得意门生深为器重,并且进行精心培养。

其时,宁调元家境清寒,突遭父丧,后又身染重疾,经济更为拮据,行将辍学。黄兴知情后,立即请求校长胡元倓免其全部学费,使他安心学业,继续得到培养。在宁调元的心目中,黄兴是一位思想新、学问好、能力强的长者,又是一位为人笃实厚重,爱生如子的恩师,从此,师生情谊日深,稍后,黄兴为稳定明德阵地,抵制颃固势力的进攻,示意学生组织秘密小团体。宁调元便与同学李洞天、李育人等成立了“大成会”。从会名来看,师生俩都希望其反清事业能大功告成。11月,该团体并入新成立的黄兴当会长的华兴会。为策划长沙起义。黄兴将宣传、发动学界的工作“一以委宁”。思想敏锐、行动果敢的宁调元,积极贯彻黄兴的国民革命的思想和主张,努力在明德、经正等校师生中进行宣传、鼓动和联络,“不数月,倾心革命者益众”。

1904年10月,华兴会领导的长沙起义,因事泄失败,黄兴、 张继、刘揆一、宋教仁等先后离湘。宁调元从东文讲习所脱逃后,仍滞留长沙,“负联络之责,与克强先生通讯不绝”。在革命受挫的白色恐怖之下,他认真学习乃师进行革命的模式——从教育入手,为革命广育人才,积蓄力量;对敌酋则暗杀务净。年底,他请假回醴陵联络进步乡绅文俊铎等人,首倡开办渌江中学。知县鲁晋和一批守旧文人群起反对,借机构陷,派役抓他。宁调元不为所动。鸠工建校,延师招生,卒底于成,不久,清政府派满族要员端方治湘,以镇慑革命,强化湖南反动统治,宁调元愤极,遂集合华兴会在湘同志密谋行刺,事虽未成,足寒敌胆。共同的目标,使黄兴和宁调元走到了一起。使他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结成了战斗的师生情谊,宁调元得到了黄兴的诱导和帮助;丰富和拓宽了知识,净化和提高了思想,培养和锻炼了能力。使他由一个“深愧才疏无片策?谈何容易挽苍生”的忧国怀民的年轻学子走上了排满革命道路。

同盟会的磊落英雄

1905年,反清革命趋向高涨。宁调元受张之洞派遣,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深造。他一踏上东瀛国土,立即拜望了自己的恩师。在黄兴的教诲和留学界革命氛围影响下,他忙不迭地啃日文、去会馆、跑书店,参加集会、演讲、结交革命志士,非常活跃。不久,日本政府与清政府相勾结,公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严禁中国留学生的革命活动。学生们发动游行、示威、罢课,开展激烈抗争,皆无效果。宁调元等乃进一步主张罢学归国,陈天华则自沉大森海湾,以死相争。宁调元因不满学界的分歧,哀痛陈天华的蹈海牺牲,遂住进留学生会馆,组织反对取缔规则大会。他草就宣传文字数万言,杨卓林持手枪与之配合,终于使大会开得成功,罢学归国者日多。年底,他与秋瑾、姚宏业等带头踏上了归途,面对国外强权的高压,宁调元毫无奴颜与媚骨,而是率先肩负正义,斗争到底。

1906年5月6日,经过严格考验的宁调元,由易本羲主盟,加入同盟会。入党后,他遵循黄兴“当革命党一要服从首领,二要同生死、共患难……不能有丝毫私意、私见、私利、私图” 的教导,在同盟会十六字纲领的规范下,为贯彻三民主义政纲“踔厉其前,不计成败”。这年夏天,他和禹之谟等计议迎回陈天华、姚宏业灵棕,进行公葬。5月20日,在他们主持下长沙各界近千人在左文襄公祠举行陈、姚二烈士追悼大会。会后上万名师生着白衣,执白旗扶二烈士灵柩至岳麓山安葬。他们为表彰义烈,促进湘省民意高涨作出了贡献。十几年后,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称颂此举是“惊天动地可纪的一桩事”秋天宁调元亡命上海,他以不屈的斗争精神,创办《洞庭波》杂志。发表《仇满横议》长文,淋漓尽致揭露清朝统治者种种罪恶,倡言排满以告天下。他的学识、才华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在思想界和革命党人中赢得了声誉。因文贬时政,触犯大忌,江督端方以三省矿产开捅权许外人,极端仇视宁调元等,侦者一日数至。刚由桂林、南洋等地策反郭人漳和建立南洋各埠同盟会分会而回到东京的黄兴得知后,召他速渡日本,任命他为《民报》干事,并兼办《洞庭波》。宁调元没有辜负老师的重托,组织社务,秩序井然,与章太炎等人合作得十分融洽。在短短时间内,使《民报》在与立宪派的激烈论争中,旗帜鲜明,说理透彻,立场坚定。为捍卫三民主义纲领,推进反清革命作出了应有贡献。与此同时,他还积极筹备《民报》创刊周年庆祝活。12月初,黄兴主持了数千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并作了精彩演讲。他说:凡是革命的事业,不是表同情的问题,而是要负革命的责任。欧洲、日本的革命事业,都是由学生担任去做的。“诸君现在都是学生,须得尽那革命的责任。今天这会,就是我们大家拿着赤心相见,誓要尽这做学生的本分的”。黄兴的报告获得了全场的欢呼,也同样激动善宁调元那颗学生的心。他立誓要实践老师的教诲,尽做学生的本分。

不久,萍、浏、醴起义爆发,东京本部极度振奋,急谋策应。知人善用的黄兴立即指派刚毅、强悍的湘籍党人宁凋元、谭人凤、杨卓林等回国加强领导 。12月中旬,宁调元束装就道,走上武装斗争最前线。他与一行拟定深入浏阳、醴陵中心地带进行指导,杨卓林、秋瑾等则在江、浙策划响应。刚抵长沙,即闻起义失败,湘赣等省政治恐怖十分恶劣。他不无遗憾,仍只身冒死潜入浏、醴营救起义同志,寻觅首要龚春台等人下落,终不可得。自己则被缉拿,押入长沙府狱。

在戒备森严的敌人公堂上,他大义凛然,据理抗辩。表示,“大丈夫堂堂立天地间,摇尾何为耶?乞怜何为耶?君子视死如归”。他写完绝命词十三章;“壮志澄清付水流,漫言后乐与先忧。鬼雄如果能为厉,死到泉台定复仇”,自请即时上断头台。由于当局一时找不到他“谋乱”确证,又有社会贤达为他上下打点,案子遂拖了下来。身陷铁牢,心铸革命的宁调元,抱定只要一天不死,就一天为革命研究学问,自订了一个运动、练字、读书:作文的自课四则。用顽强的意志,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向块然枯坐,形同木偶的囚徒生活挑战;同敌人的精神折磨、肉体摧残抗争。悠悠三载,读书达两千种,经、史、子集,国外名着、诗歌、.小说,无所不包。先后完成了《庄子补释》、《读<汉书>札记》、《南幽百绝句》、《叹逝集》、《楚词王补注》、《碧血痕》等十几种着作。铁窗三年,竟成为他创作最为旺盛的时期,作品流传社会,被赞为“不世之作”。他的革命不忘读书,读书乃为革命的美德,刻苦自励的顽强态度和笔耕不辍的勤奋精神,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正当宁调元囚于镣铐之中,其师黄兴带着萍浏醴之役失败的巨痛,经营粤、桂、滇三省起义,督师于钦、廉、镇南关、河口一带。尤其钦州马笃山一役,他以200余众,杂枪200多支,御敌2万余人,与龙济光、陆荣廷血战了两个多月。后以弹尽而援不至安全撤出。孙中山高度赞扬说:“这一次战争,革命军就是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象这样的战斗,是非常的战斗,不可以常理论”,“后来虽然失败,但是他奋斗的精神很大,实在令人佩服,所以他的威名大振”。1908年5月,黄兴由海防入河内,受任云南国民军总司令,拟征集钦州旧部,配合黄明堂、王和顺等再图河口.不幸在老街被法兵逮捕,旋被解押出境。两广,云贵总督张人骏、锡良之流则悬赏五千元通缉他。斗志正旺,征战未了的黄兴,不得已由新加坡经香港抵东京。司是,迎接他的不是同志间的欢声笑语,却是章太炎等人劈头盖面的攻讦。他们以“不能使清人大创”,“数以小故动众,劳师费财,焉能有功”?诋毁黄兴在南疆的九死一生的多次武装起义。对此,黄兴以磊落的襟怀,从团结同志出发,不与计较。然而,对于章太炎、陶成章等一再掀起的“倒孙风潮”,发表的《孙文罪状》等公开分裂同盟会的丑恶行径,则严正反对,极力抵制,而且采取断然措施。他函责章太炎“晚节不终”批判陶成章“居心险毒,殊为可恨”;拒绝开会讨论罢免孙中山;还以同盟会庶务名义致函各埠中文报社,为孙中山辩诬。他的竭力维护孙中山威信和同盟会团结的正义行动,却被对方诬为“朋比为奸”。黄兴对此置之不理,处之泰然,终于帮助孙中山摆脱了困境,挽救了革命。此时,禁锢长沙的宁调元,惊闻东京总部决裂,章太炎闹得辞职时,他海天万里,鸿雁传书。以廉颇、蔺相如将相媾和的历史典故,规劝章太炎以古人为镜,顾大局,重团结,决不能干“戈矛起于萧墙,团结托之子虚,徒令渔翁坐分成利”的蠢事。

加入同盟会以来,黄兴、宁调元一心为革命,真正做到了不怕苦不怕死,尤其是那愈挫愈奋、屡败屡起的英雄之气概,一扫旧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者的颓风恶习。在革命遭到分裂的严重时刻,他们置国仇于前,身难于后,以天下为重,仗义执言,以正压邪。这种深明大义,维护团结的光明磊落态度,何等可贵。生死为人生一大关头,为了革命,他们却能别母离妻,视死如归,表现了崇高的革命气节和,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他们的确是同盟会里毫无私利、私图,不可多得的磊落英雄。

“二次革命”的斗士

1910年初,出狱不久的宁调元,在清朝辇毂之地、统治严密的北京,主笔《帝国日报》。在短短一年多任期内,他主办过多种栏目,撰写了大量的报道、时评、杂俎,揭露当局种种恶行;猛烈抨击时弊,隐晦而又曲折地宣传革命。尤其是他的小品、杂文,有的百来字,有的三言两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宛如匕首,战斗性极强。如写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时,曾经高叫:“秃驴们,不放洒家入寺时,山门外讨火来烧了这个鸟寺”之后,评论道:“东西各国大英雄,凡侣言救国者,须要体会得此”。这正是他借鲁和尚之口号召人们用武力推翻清政府统治的画龙点睛之笔!对于清政府为其封建僵尸装点民主花色的新政与立宪,他更是不遗余力进行鞭笞与揭露。他写道:今日中国,宪政不新不旧,咨议局若有若无,学堂非驴非马,新刑律不香不臭。变法十年,没有一件不可以令人喷饭。他抨击这种新政与立宪“无一不是梦,无一不是假”,目的在打消人民的“排满之心”,“所以自利,而非利人也”。为此,清御史胡思敬以肆意讥讽,蔑侮大臣,对朝廷体制大有不敬之罪名,参劾《帝国日报》。要求立即封闭报馆,捉拿主笔。京都审判厅则制造口实,传讯报纸发行人并处以罚款。精通法学、新闻学的宁调元利用清政府新颁的刑律、报律反控审判厅“紊乱律章”。并以无可驳辩的事实与堂堂正义,与其对簿于法庭,见请予报端,终于使其败诉。他的正义与才能大为新闻界同行所敬服,被报业公会委派赴日考察。不久,武昌首义成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同盟会人暂时掌权,宁调元欢欣鼓舞,出任谭延闽的秘书和驻沪特派员,后又委派为广东三佛铁路总办。

他以记者特有的敏感和作家的洞察力,从唐绍仪倒台,陆征祥组阁,张振武、方维血案,军民分治和江西扣械等事件中.已窥察到袁世凯独裁、专制和行将帝制自为的野心。他对国民党的软弱、妥阱、分裂十分忧伤。国会改选后,他并不反对宋教仁以政党内阁来限制袁世凯。但他更积极倡导建立东南诸省都督联盟以武力应变。为此,他曾致书谭延闿,电告胡汉民,走访李烈钧、柏文蔚、陈其美,不是碰了橡皮钉,就是被斥为“妄人妄语”,和者很寡。接着,宋教仁被暗杀,这是袁世凯决心用武力消灭南方国民党的讯号。接二连三的是善后大借款,军事动员令,大组进步党,控制国会。当袁世凯步步逼进,威胁南方革命党时,宁调元多次面陈孙、黄,请求武力抗袁。孙中山、李烈钧等虽积极支持,黄兴、谭延闿等却因“南方武力不足恃,苟或发难必致大局糜烂”,而主张“稍缓用兵,以观其变”。

6月上旬,李烈钧、胡汉民被罢免,国民党人任都督的地方实权受剥夺,内战已到了一触即发的紧急关头。是继续隐忍待时,还是调兵遣将背水一战?黄兴为形势所迫,开始在沪组织机关。自己“总其军事力,派“宁任秘书长”。师生俩才又通力合作,着手武装反袁部署。他们一致把行动方向“首先定在湖北”。谙熟军事的黄兴,深知湖北乃南北交通枢纽,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若落入敌手,北军南下,可径驱湘、粤;东进则直捣赣、皖。如据为已有,鄂、湘、豫可联成一片以拒北军,并确保赣、皖无恙。宁调元认为:湖北为“今日用兵,在所必争”之地。 他们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湖北当时的状况已到了非动武不可的地步了。首义以来,由于革命党人的软弱,始终没能控制住对政局有重大影响的湖北省。相反,袁世凯却抢先用重金收买了黎元洪。他们的勾结导致了湖北成为北军南犯的前沿阵地。孙、黄虽曾派员游说,劝说黎元洪进行反袁,至少也要采取中立。岂料黎不为所动,且始终抱定“必力助袁总统”的顽固态度。因此,要武装反袁,必先据有湖北;要控制湖北,必须以武力打倒黎元洪,把反袁和倒黎斗争结合起来。黎元洪不倒,反袁军事行动将成为画饼。黄、宁还不能不考虑到:自黎元洪任都督以来,鄂省革命党人屡遭黎、袁的军事打击与政治分化。虽先后发动多次起义,结果都被黎元洪逐个镇压,致使革命党人力量大损,元气大伤。对付一个黎元洪尚且失败,现在要从袁、黎双重控制的铁幕下夺取湖北,仅靠本地区党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经多次磋商,他们遂制定了“以赣军为第一军,粤军为第二军,湘、鄂、豫联军为第三军,以与苏、皖、闽、浙、川相策应”的战略。

部署初定,黄兴即令因改进团起义失败逃亡的詹大悲、季雨霖、熊秉坤、王华国等人急速秘密回鄂;在汉口设立国民党交通部,由蒋翎武、詹大悲任正副部长,作为起义联络机关;又成立《民国日报》馆,进行舆论宣传;还通过谭延闿,由湖南派出邹永戚、王道等十余人,携带巨款在汉口设机关,联络军队,粜结力量,并任邹永成为联军军长。为了协调三省革命党人,加强领导,黄兴着派宁调元、熊樾山“深入虎穴,从容布置,未由推破其势力”。

宁调元住进日人开设的富贵旅馆,与詹大悲、季雨霖、邹永成等大批志士协同策划,成立“讨袁临时鄂军机关部”,分军事、联络、调查、会计、文牍等项,分工合作;武汉三镇及交通要道遍设机关,运动军队,联络会党;又多批派人赴河南联络民军,尤其专意白朗起义军。邹永成还以联军长名义委任白朗为联军先锋司令。白朗的代表熊嗣鬻、贾谊来鄂接头时,邹委以担任炸毁黄河大桥,阻止北军南犯的任务。

6月下旬,柏文蔚被免职,北军纷纷南下形势非常危急。黄兴密令宁调元等先发制人,打乱袁世凯以湖北为依托攻赣压湘的反革命部署。宁调元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趁黎元洪赴附廓油坊岭检阅新军,城内防务松疏之机,于6月26日夜在三镇同时发难。由南湖驻军进攻起义门,与城内军队汇合后,攻打都督府,占领武昌;岳口的章裕昆则率军顺汉水而下,与城内起义者配合,攻取汉阳;刘家庙、谌家矶一带的驻军进攻汉口。他们自视计划周密,布置稳妥,可望重演两年前光复武汉的壮举。

谁知6月23日,黎元洪已从变节分子文仲达供词中得悉情报,次日派兵查封了《民国日报》馆,捕去编辑四人,搜去大批文电布告。起义事泄。激进的詹大悲见机关破坏,同志被捕杀,坚持6月25日晚提前起义,结果被早有防范的敌军逐一镇压。26日宁、熊在富贵旅馆被捕。是夜,詹大悲等仍举火为号,发动起义,终因领导人被捕、大批骨干被杀、机关被破坏而失败,武汉三镇上下交通要口虽先后发生暴动,可惜均被敌人的优势兵力所击溃。这场由黄兴直接领导的、宁调元亲自指挥的、以湖北为中心的三省联合发动的反袁斗争,未及全面爆发就失败了。黎元洪又一次大开杀戒,“日有擒斩,连续不绝”,数百人受戮,上千人在押。黄兴并未因出师未捷而瓦解斗志。继李烈钧的湖口独立之后,7月15日,他在南京就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在誓师讨袁的通电中,他“深悔待时留决之非,幸有急起直追之会”。坚决表示“当即誓师北伐,殄此神奸……伸同胞之义愤,去全国之公敌”。电令南京卫戍团进驻利国驿,一师一部开赴宿迁,八师一旅开赴徐州,配合第三师防堵袁军南下,召开军事会议,举岑春煊为各省讨袁军大元帅;派人持函赴豫,联络白朗共同讨袁;致电上海各西报,揭露袁氏罪行,宣布北京政府已失去宪法效力,力促南方其他省份的独立。由于程德全潜离南京,向袁世凯输诚,讨袁军的一部分为袁所收买,发生内变,造成徐州失守。接着江西湖口被占,李烈钧败退。上海讨袁军又久攻制造局不下。黄兴在饷械不支,声援复绝,三面受敌的危境下,被迫离宁返沪,亡命日本。他作七律抒怀:“东南半壁锁吴中,顿失咽喉罪在躬。……正义未伸输一死,江流石转恨无穷”以泄南京讨袁事败的悲愤。

7月5日,被执的宁调元引渡至黎元洪的陆军监狱。他始终不忘革命者的崇高使命与神圣职责,与敌人展开韧性战斗。拒不承认自己为革命党人,谎称被搜获的军事暴动名单、密电码、特别通行证等均为他人之物。敌人又以黎元洪可派他与反袁诸省疏通相诱惑,令其实供。宁调元一再拒招。他多次表示:“生死关头,已于十年前勘破。至此复何所系?”“死生性命,早已听之自然”。赣宁之役失败,革命形势逆转。敌人的屠刀已架上了他的脖子。他带着哀伤与悲凉,仍然在唤醒自己的同志:“见说降幡出石头,已伤离乱更伤秋”,“几时待得乌头白,弱水东流更向西”。他怀着深深遗憾和美好期望写完这首绝笔诗。当袁世凯的处决令下达后,宁调元从容地对狱吏说:“我与老母长别矣”!并请狱卒转告好友刘谦、黎尚雯,“为我取沪、汉行箧,易钱寄归,为此生最后之供养”。言毕昂然赴义,年仅30岁。不论从对袁世凯认识的敏锐性还是实现武力反袁的坚决性来看,他都是革命党人中的佼佼者。黄兴虽一度主张“稍缓用兵”, 但后来全面领导了武力抗袁斗争,不愧为二次革命的斗士。

纵观黄、宁相交十年,由于黄兴的启蒙诱导,言传身教,大胆使用,精心培养,使宁调元得以投身于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多种领域的斗争,经受了六被追捕、两陷囹圄的严酷考验。成为革命党人毕生坚持反清、反帝、反袁,事功卓着的青年革命家;一位刚毅坚韧,忠贞不二,激进热情,文才武略集子一身的英才。他胸怀爱国志、民族魂;他具有的伟人气,才人笔。他不愧为南社的一面旗帜!他为我们提供了一座可供师效的丰碑!黄兴为革命兴为革命肓才的功勋和宁调元为革命献身的业绩将同载史册。

责编:朱晓华

来源:辛亥革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