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烈士袁德生:为湘赣苏区发展壮大做出杰出贡献
新湖南 • 湖湘名人
2017-01-20 09:12:48

袁德生,1894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东一区上屋冲(今属株洲市郊区明照乡曹家塘村)一户贫苦农家。他6岁父母双亡,只得寄住到浏阳县普迹塘镇石灰嘴村的姨母家。8岁时,他仅读了半年书便失学了。少年时代,他既给地主家当过放牛娃,也打过零工。1916年,安源煤矿大批招收工人,袁德生便来到安源煤矿,在直井五段当了一名采煤工人。煤矿工人牛马不如的非人生活,逐渐萌发了他的反抗意识。1919年7月,五四爱国运动影响到安源,袁德生与一批青年工人参加了驱逐驻矿德国矿师和传教士的活动。1921年,毛泽东、李立三等共产党人先后来到安源,创办工人夜校,发展党的组织,点燃了革命烈火。在工人党员朱少连等鼓励下,袁德生进入工人补习学校学习,并参加了路矿工人俱乐部。通过学习,他逐渐认清了工人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袁德生率领直井五段工人积极参加了这场斗争。罢工胜利后,他按照工人俱乐部的指示,在直井五段发展成员,组建“十人团”,选举“十代表”、“百代表”。同年10月,他作为直井五段工人总代表出席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1923年初,经李立三、刘少奇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袁德生领导的直井五段工会,是当时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一个组织健全、纪律严明的基层工会组织。他规定每月17日为直井五段工人集会日,邀请俱乐部领导人轮流演讲俱乐部的宗旨、章程,组织工人讨论革命形势和任务。他定期召开“十人团”会议,在工人中发展党团员。1923年8月,俱乐部在第二次工人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袁德生领导的直井五段,一年中没有发生过盗窃、赌博、工程纠纷、拖欠银钱债务、违反部规厂规等现象,是各工作处纪律最好的单位。袁德生以其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工人们的称赞和拥护。1924年6月,他被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表会议推选为出产整理委员会委员,并与刘昌炎等九人被推选为俱乐部第三届经济委员会委员。他秉正办事,极力维护工人利益。

1925年春,袁德生被选送到中共安源地委党校学习。当他从党校结业回到直井五段不久,便发生了反动军阀捣毁安源工人俱乐部、枪杀干部工人及无理开除1000余名工人的恶性事件,即有名的安源“九月惨案”。惨案发生后,袁德生奉中共湘区委指示,积极投入了善后处理工作,并具体负责中国济难会在安源设立的第一个工作站。他每天不辞辛劳地组织被逐工人去广州,给受害工人家属发救济款。同年10月初,党组织派他去广州第五届农运讲习所学习。他匆匆打点行装,便奔向了广州。与他同行的安源工人还有易子义、蔡协民、张明生、舒玉林等。

10月的广州,秋高气爽,袁德生和他的同伴们一踏上广州的土地,便被这里的革命气氛所感染。当他们来到农讲所报到时,受到了彭湃的热烈欢迎。袁德生被编入甲班学习。在这里,他学习勤奋,通过聆听彭湃、毛泽东、阮啸仙等讲授的课程,对如何开展农民运动有了系统的了解。此外,他还和学员在广州东校场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术。三个多月的学习,为袁德生日后领导农民运动,从事武装斗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925年年底,袁德生从广州农讲所毕业回到湖南,随即便以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前往株(洲)萍(乡)铁路沿线农村开展农民运动。此时,正值株洲八叠乡农运领袖汪先宗遭军阀杀害不久,株萍铁路沿线白色恐怖严重。袁德生秘密来到湘赣交界的萍乡老关,访贫问苦,经过串连发动,于1926年2月秘密成立了萍乡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召圣乡农民协会。在袁德生组织领导下,召圣乡农会骨干开展了打击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斗争。同年4月,袁德生从经过实际斗争锻炼的农民中吸收了一批骨干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老关建立了萍乡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安源地委第十七支部,党员后来发展到60多人。

1926年7月,北伐军进入湖南,随后转战湖北、江西。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北伐军所到之地,农民协会相继公开。袁德生运用他在广州农讲所学到的知识,在株萍铁路沿线农村积极开展农民运动,支援北伐战争。到11月底,领导建立了21个农协分会,会员达6400多人,使株萍铁路沿线农民运动成为湖南农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赣西农民运动的旗帜。12月1日至27日,袁德生以其出色的成绩而被推选为株萍路农民协会的代表之一,出席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

会议结束后,袁德生回到安源,被中共安源地委执委任命为萍乡农民运动特派员,开展萍乡农运工作。到达萍乡后,他主办了萍乡县第一期农运讲习班,培训农运骨干40多人,随即派往各区乡领导农运工作。短短一个多月,全县建立了17个区农民协会,广泛开展了捉土豪、惩贪官的斗争。2月8日,萍乡县农民协会建立。不久,江西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南昌召开,袁德生作为萍乡农民协会代表之一,出席了会议,并当选为江西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后,袁德生留在南昌,在省农协委员长方志敏领导下工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朱培德在江西排挤共产党人,袁德生和其他200多名共产党人被“礼送”到武汉。7月,汪精卫在武汉分共,大革命失败。袁德生从武汉秘密返回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后,他奉江西省委指示回到安源,为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作准备。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后,袁德生、潘疆爪等领导醴陵南乡、西乡农民暴动,从南面进攻醴陵县城,接应从安源出发的工农革命军第二团攻打醴陵县城。秋收起义军上井冈山后,袁德生转移至湘潭,因身份暴露,又转移至萍醴边界,建立了一支下辖五个支队、3000多人的湘关区赤卫队。

1928年2月,中共湘东特委建立,滕代远任书记,袁德生为委员。袁德生与其他特委成员一道,组织游击武装,开展武装暴动。同年5月,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一飞牺牲后,党中央派贺昌等到湖南重建省委机关。袁德生奉派担任中共长沙市委书记。他带着四个同志来到长沙,试图恢复被破坏的长沙党组织。不料工作刚起步,就发生了市委内部成员叛变事件,袁德生遭敌通缉,省委只得将他召回安源。

同年6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给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发出了一封指示信和一个工作决议案,并决定派袁德生以省委特派员身份携带指示信和决议案去井冈山根据地巡视工作。肩负省委重托的袁德生连夜从安源出发,翻山越岭,穿过重重封锁线,于6月30日辗转到达永新县城,将省委指示信面交了毛泽东。恰在此时,毛泽东接到由杜修经送来的与6月19日指示信内容完全不同的中共湖南省委第二封指示信。于是连夜主持召开特委、军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讨论湖南省委两封来信。袁德生在会上支持毛泽东提出的红四军应继续在湘赣边界各县作深入的群众工作,建立巩固根据地的正确主张。

这年7月,为了配合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中共湖南省委决定调井冈山红军向湘东发展,再次派袁德生上井冈山传达省委指示。袁德生接受任务后,几经辗转,才在永新、茶陵交界的九陇山找到毛泽东。毛泽东根据当时斗争情势,不同意湖南省委对红四军发出的指示。当晚,毛泽东在永新九陂村召开连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由袁德生传达省委指示精神。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目前战情紧张,敌情不明,进攻湘东不是时候。袁德生赞同大家的意见,没有执行省委盲目进攻湘东的错误主张。

8月15日,设在安源的中共湖南省委、湘东特委、安源市委均遭破坏,井冈山与中共湖南省委联系中断,袁德生被迫滞留在九陇山区,与谭思聪等人协助边界特委恢复工农兵政权,建立了宁冈、永新、茶陵、莲花四县红军独立营和农民赤卫队。11月6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在井冈山召开扩大会议,讨论中共中央6月来信。袁德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袁德生带着毛泽东起草的《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报告》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

袁德生不负重托,如期完成递送报告的任务。1929年春,袁德生从上海回到萍乡,按照毛泽东的意见,着手筹建萍乡至吉安的交通机关。他先后负责在安源筲箕街设立交通站,在五陂下和萍乡县城“鸿宾”旅馆建立情报联络点,在萍乡县城“春和生”药店设立赣西物资采运处,还在莲花芦溪镇设立交通站,开辟了一条通往武功山的山区交通线,后来成为沟通上海党中央与湘赣根据地、瑞金同湘鄂赣根据地之间的主要交通线。为护送干部安全通过白区,袁德生还在中共萍乡县委领导下建立了一支武装交通队,后来把萍乡交通联络点发展为党中央安源交通局。这一系列交通联络工作,对于配合和支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1930年8月,中共湘东特委重建,张启龙任书记,袁德生为常委,具体负责萍乡、莲花、攸县、茶陵等县党的工作。同年10月,湘东苏维埃政府在大安里成立,袁德生当选为主席。在他的领导下,萍乡、茶陵、莲花、攸县、醴陵等县相继建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1月,湘东特委和苏维埃政府合并,成立指挥武装起义的湘东南行动委员会,袁德生为常委,参与组织发动了湘东南地区武装暴动。

1931年2月,湘东南行委改为中共湘东南特委,并成立湘东南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袁德生任特委常委、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军事部长,参与领导开辟湘赣根据地的斗争。同年10月,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和湘赣省苏维埃代表大会相继在莲花县花塘村召开,袁德生分别当选为中共湘赣省委常委、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1月,袁德生作为团长,率湘赣省苏维埃代表团东渡赣江,出席了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在会上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

湘赣省委成立前,中共苏区中央局在赣西、湘东一带发动了一场以抓“AB团”为主要内容的“肃反”运动。由于不注重调查研究,搞刑讯逼供,错杀了一些干部和战士。袁德生对此深感忧虑。大会期间,袁德生和王震向毛泽东汇报了湘赣苏区的情况,特别谈到湘赣省抓“AB团”错杀人的问题。毛泽东当即指出:抓错了的同志要释放。

1932年2月袁德生等回到永新后,及时传达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和毛泽东关于湘赣苏区“肃反”扩大化的错误应予纠正的意见。3月3日,中共湘赣省委书记王首道主持召开了中共湘赣省委第一次执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将“AB团”案件中抓错了的同志予以释放的决定,从而使湘赣苏区“肃反”扩大化现象暂时得到制止,对稳定苏区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执委扩大会通过的湘赣省开展三个月革命竞赛活动的决议,袁德生于会后深入莲花县进行试点工作。在他的帮助指导下,莲花县党组织动员了大批农民参军,将地方红军升为主力红军,开办了碗厂、铸炉厂、织染厂、樟油厂、硝盐厂,还设立了四个赤色贸易交换所,使莲花县的各项革命工作在湘赣苏区跻身前列。通过三个月的竞赛活动,湘赣苏区扩充红军6700名,根据地面积扩大280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进入全盛时期。

8月1日,湘赣省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永新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袁德生所作工作报告,并继续选举他担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11月7日至17日,在中共湘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袁德生再次当选为省委常委。

1933年1月,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中央苏区,从此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政策开始在各革命根据地全面贯彻执行。在湘赣苏区,则发生了总工会委员长刘士杰反对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的严重事件。湘赣省委书记王首道严厉批评刘士杰看问题有“偏向”,“行为过火”。刘士杰拒绝省委的批评,竟向临时党中央告状,诬陷王首道、袁德生、张启龙,并说袁德生是“AB团”骨干。

4月,苏区中央局错误地作出了《关于湘赣省委的决议》,改组了湘赣省委,撤销王首道、张启龙、甘泗淇等领导干部的党内外一切职务,接着以“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罪名将袁德生逮捕,改组了省苏维埃政府。不久,袁德生被错误杀害。

袁德生为湘赣苏区发展壮大做出过杰出贡献。对于他的被害,广大干部群众深为痛惜。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与他共事多年的王首道、王震、张启龙等专程到毛泽东住处,为这位遭到诬告而被杀害的战友鸣不平。毛泽东认为袁德生是个好同志,应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944年,任弼时主持召开原湘赣根据地领导干部座谈会,代表党中央宣布为袁德生等一批党的重要干部平反,肯定了袁德生的功绩。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于1952年签署了《革命牺牲光荣纪念证》,颁发给袁德生烈士的家属。

责编:朱晓华

来源:中华英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