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省纪委首批派驻纪检组:一年工作有故事有成效有感言
新湖南 • 湖南廉政
2016-12-29 07:04:08

要擦亮“探头”,当好“常驻不走的巡视组”。 今年初,省纪委首次向省委工作部门、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派驻了7家纪检组——

首批派驻纪检组工作一年了

湖南日报记者 张斌 通讯员 邹太平 郑亚邦

今年初,省纪委首次向省委工作部门、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派驻了7家纪检组。一年时间即将过去,首批派驻纪检组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成效明显。纪检组干部们说,要继续擦亮“探头”,当好“常驻不走的巡视组”。

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发挥权威和优势

【派驻故事】

2016年以来,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把廉政审查和个人事项重点抽查相结合,再寻党风廉洁建设“新抓手”。

今年9月,一家综合监督单位要提拔任用几名干部,按规定要到驻厅纪检组开具廉政证明。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通过严格审查,发现其中一名干部所填报的个人有关事项与核查存在不相符的情况。

最终,驻厅纪检组不仅没有出具廉政证明,还按规定对这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并建议单位党组取消其提拔资格。

“以前思想上认识不够,这次谈话让我深受教育和警醒。”该干部事后表示,“领导干部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不是无伤大雅的‘小节’,而是心无政治纪律,目无组织观念的大问题,自己一定深刻反思、吸取教训。”

【成效】

走进省委办公厅办公大楼,一个大大的举报箱悬挂在一楼过道处。这是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搜集各类问题线索的主要来源之一。

今年来,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完成对6家综合监督单位的检查巡察,个别谈话201人次,受理信访举报10件,发现问题线索41件。截至目前,纪检组共立案查处2起,给予党纪处分2人,函询8人,诫勉谈话11人,问题约谈8人。对“打着省委机关牌子办私事牟利、变相公款旅游、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以单位集体名义滥发津贴、规避招投标”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治理。

【感言】

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组长赵强:一年来,省纪委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组坚持在探索创新中开局起步、起跑提速,充分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力求走出一条深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坚实之路。

省纪委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组——铁面执纪动真格

【派驻故事】

2016年10月,省纪委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组启动对一家综合监督单位图书馆被盗案的追责调查。

纪检组克服重重困难,集中力量,认真取证,研究综合派驻监督形势下追责的程序和方式,最终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责,有的被诫勉谈话,有的被立案调查。

无独有偶。一家综合监督单位的副职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纪检组得到问题线索后,迅速组成专案组快查快结,仅44天就查实其违纪违法事实,将其开除党籍和公职,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这是省纪委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组以执纪审查为“拳头”,主动出击,从线索摸排中选择突破口,扎实做好初核工作的一个缩影。一年来,该派驻纪检组办了3起不同类型的案件,传递出违纪必惩、失责必究强烈信号。

【成效】

从成立开始,省纪委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组就以“一谈二听三查”的方式,对综合监督的4家单位进行了大调查,对全体333名厅、处级干部绘制了“森林图谱”。一年来,该派驻纪检组共收到各类问题线索33件,办结13件,在办20件,函询9人,提醒谈话40人;对综合监督单位的违纪人员立案4人,已移送司法机关3人,开除党籍3人。动真格的压力下,今年已有2名干部主动找到纪检组说明自身存在的问题。

【感言】

省纪委驻省委组织部纪检组组长刘越高: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回。派驻纪检组就是“护林工”“护林员”,把“歪树”要扶正,把“病树”要治好,把“烂树”要拔掉。要充分发挥“探头”作用,加强监督,灵活运用“四种形态”,坚决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

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在被监督单位形成震撼

【派驻故事】

新组建的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不仅监督对象多,监督任务重,而且监督领域复杂。

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各综合监督单位的情况,建立台账,纪检组刚成立不久,就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六个一’调研检查活动”。

召开一次座谈会议、开展一次调研谈话、进行一次学习抽查、实施一次财务检查、组织一次制度合规性审查、征求一次意见建议……在调研活动中,纪检组注重做到将调查摸底与监督检查结合,将宣传发动与收集舆情结合,将督促主体责任与履行监督责任结合,将发现问题与惩处问题结合。

通过细致的个别谈话、财务核查、明察暗访、查阅资料、接受举报等方式,纪检组共进行一对一谈话168人次,发现了6个方面89个问题、违纪违法问题线索13条,向省纪委移送线索6条。

这项活动在各综合监督单位产生震动,极大震撼了一些干部,倒逼了各单位的整改和排查。

【成效】

短短一年来,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发现和查处了一大批违纪违法问题,处理问题线索46件,初核18件,立案12件,问责21人,采取措施移送司法2人,在被监督单位形成不小的震撼,派驻制改革的威力和成效得到初步显现。

【感言】

省纪委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组组长肖玲玲:纪检派驻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与过去相比,我们的职能定位更加清晰,管理体制机制更加明确,工作也更有压力。现在,我们的主业主责就是六个字:监督、执纪、问责,可以没有顾虑、心无旁骛地做好本职工作,不再担心得罪人或者丢选票。作为纪检干部,惟有恪尽职守、努力工作,将党风廉洁事业不断推向深入。

省纪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组——对干部“严管就是厚爱”

【派驻故事】

走进省纪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组,一本本《廉政谈话记录本》,记录着纪检组一次次谈话的详细情况。

2016年8月,一家综合监督单位的一名干部被发现存在超越职权的问题。掌握情况后,省纪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组找来该干部,进行了一次红脸出汗的提醒谈话。最终,该干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一定改正。

纪检组成立以来,仅开展日常谈话就有230余人次,组内根据问题线索初核情况开展提醒谈话5人,委托归口监督单位开展提醒谈话20余人次,分2批次对各归口监督单位今年新提拔任用的30余名处级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

同时,纪检组还向各归口监督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纪检监察工作负责人印发《廉政谈话记录本》10余本,并要求每年至少开展1次以上的例行廉政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要根据工作需要即时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逐步成为常态。

【成效】

省纪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组建立了8项对归口监督单位的工作机制,6项业务工作规程和流程,8项内部管理制度。截至11月,共收到问题线索、信访举报件18起(含省委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信访举报件6起),都进行了相应处理,确保件件有着落;出具征求党风廉政建设意见55人次。在春节、端午节、中秋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纪检组开展明察暗访11批次,发现21起涉嫌违反工作纪律的人和事,其中2名干部被通报批评,3名干部被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10余名干部被提醒谈话。

【感言】

省纪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组组长邓建华:派驻纪检组要聚焦主责主业,把规矩立起来,履行“前哨”和“探头”之责,把纪律挺起来,坚守“阵地”之责,将纪律严起来,充分体现出对干部的“严管就是厚爱”。

省纪委驻省人大机关纪检组——促进监督全覆盖、无死角

【派驻故事】

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是省纪委驻省人大机关纪检组今年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

2016年9月,省纪委驻省人大机关纪检组牵头组织对一家二级单位的离任法人代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为做到公平公正,纪检组特意从外面请来第三方进行审计。结果,发现该单位存在外借3000多万元的款项没有归还的问题。

带着对问题不隐瞒、不护短的态度,纪检组严肃提出整改意见,并对该干部进行了提醒谈话。

在纪检组的监督下,该单位一个月内就督促收回应收账款3900万元,有效化解了潜在风险,促进了规范管理。

就这样,靠着健全问题线索管理和处置机制,纪检组抓早抓小、快查快结,对今年收到信访反映的问题线索35件,全部处理完毕,没有积压件。

而围绕“六项纪律”狠抓例行廉政谈话、任前廉政谈话、提醒谈话和约谈制度落实,对出现苗头性问题的同志及时约谈,“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在这里已经成为常态。1至11月份,省人大机关领导利用各种会议强调20余次,谈话提醒干部320人次。

【成效】

省纪委驻省人大机关纪检组严格落实纪检组长“专职专责”,形成了聚焦中心、专司主责、加强主业的新格局。在机关20个党支部(总支)明确1名兼职纪检员,把“探头”架设到一线,促进监督全覆盖、无死角,构建了机关纪检监督新网络。同时,制定了《省人大机关严明换届纪律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方案》,派员参加省委换届风气巡回督查组的督查工作,及时掌握县市人大换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认真汲取违反换届纪律案件的深刻教训,引导大家知边界、明底线、讲规矩、守纪律。全年开展纪律作风突击督查、明察暗访4次,杜绝公车私用现象,对部分单位和个别干部存在的公务接待不规范、仍然收受土特产等问题进行严肃整改和通报,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

【感言】

省纪委驻省人大机关纪检组组长刘伟志:纪检组的派驻,打造了一支“常驻不走的巡视组”,监督力度和震慑力度增大,助推了机关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了“严紧硬”,干部们的纪律和规矩意识更加增强了,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省纪委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三项检查推进“两个责任”落实

【派驻故事】

2016年2月,省纪委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刚刚完善不久,就得知了一个问题线索。

据反映,一家综合监督单位在2015年曾巧立名目,打着考察的幌子,组织部分干部外出旅游。

纪检组非常重视,立即启动专项监督检查。在进行进一步监督核查后,很快查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掌握了违纪事实。在这一基础上,纪检组决定,对该单位有关负责人进行立案调查处理。

最终,对该单位一名直接责任人给予了党内警告处分,对负有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相应的追责。

据了解,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综合监督的10家单位中,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54人,副处级以上干部307人。为了提高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对履行主体责任的认识,并让其掌握履职的基本方法,纪检组开展了定期、日常和专项三种方式的监督检查,已初步形成工作模式,取得了预期效果。

【成效】

一年来,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一方面营造纪检工作舆论氛围,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另一方面把指导和督促主体责任的落实作为首要职责。为当好“辅导员”,纪检组长先后在5家综合监督单位讲授了专题党课。通过开展定期、日常和专项这三项监督检查,主动发现问题线索9件,建立了信访举报材料和问题线索受理处置台账。同时,完善快查快办制度,建立了一支以本组人员为主、综合监督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专职纪检员共同参与的执纪审查队伍。至11月底,纪检组共处置问题线索37件,其中初核33起,谈话函询4起,其中了解15起;立案调查4起,对3名处级干部给予了纪律处分,对2个综合监督单位党组提出问责建议,对1名副厅级干部和1名处级干部采取诫勉方式问责。

【感言】

省纪委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组长谢宏有:派驻纪检组进入岗位,要快速转换角色,找准定位,及时打开局面。必须从头开始,脚踏实地,创造性地开展新体制下的纪检组工作。

省纪委驻省政协机关纪检组——主动出击找问题

【派驻故事】

根据政协工作特点,找出潜在的廉政风险点,是省纪委驻省政协机关纪检组成立后,关注的一件“大事”。

2016年3月,他们与机关所有处室负责人及部分厅领导进行例行廉政谈话。在廉政提醒的同时,根据了解的情况,纪检组从中分析定位出5个廉政风险点:政协委员协商产生和留任提名的权力风险;对政协委员在协商、提案中“言权”把关的风险;利用现职或过去任职的影响力谋私的风险;在社会组织中违规兼职取酬的风险;“四风”变种的风险。

为防范风险,2016年5月,纪检组就此向省政协机关党组提出了7个方面的廉政建议。

同时,结合省政协实际,纪检组还开展对扶贫工作的廉政监督,创新探索把政协民主监督与纪律刚性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新途径,压紧压实扶贫工作监督。如今,在省政协搭建的湖南政协云应用系统上,纪检组还设立了电子举报箱。

【成效】

一年来,省纪委驻省政协机关纪检组把“两个责任”统一于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局,既聚焦主业,专职监督执纪问责,又加强与驻在单位的协调配合,在监督中帮助促进,在促进中体现监督,实现落实“两个责任”工作的良性互动。重点针对各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副处级以上党员干部,采取例行检查、日常监督、专项监督检查三种方式实施监督检查。其中,定期对省政协办公厅、8个专委会、研究室和二级事业单位进行“全面体检”,提出整改要求;出席或列席重要会议20多次,充分掌握省政协工作动态和“三重一大”情况,提出廉政建设方面意见;紧盯个人事项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对干部选拔任用、重大项目招标采购实施全程监督,与新任处级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30人次。

【感言】

省纪委驻省政协机关纪检组组长陈宏忠:对于纪检组,政协干部们都说,派与不派不一样,管与不管不一样,严与不严不一样。纪检组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以纪律为戒尺,坚持动辄则咎,不要等问题找上门,而是主动出击找问题,拓宽监督视野,全方位强化监督。

相关链接

7家纪检组的派驻历程回顾

2015年10月,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省纪委派驻机构改革方案,派驻机构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5年11月,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省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对派驻机构实行业务、编制、职数由省纪委直接管理。改革确定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步骤:第一步在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新设派驻机构,改革完善省纪委派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共综合监督30家省直单位;第二步完成对现有40家派驻机构的改革调整及其他党和国家机关的派驻,实现全覆盖。

2016年1月4日,省委确定了省纪委新派驻改革的7名纪检组组长人选。有关资料显示,7位新任纪检组组长,不仅工作经历非常丰富,有的还直接从基层而来,有的在纪检监察系统工作多年。转岗前,7人皆在重要的实职岗位工作。

2016年1月23日,省第十届纪委第八次全会上,省纪委派驻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人大机关、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机关7家单位的新设派驻纪检组分别被授牌。这标志着省纪委7家新设派驻纪检组正式组建,标志着省纪委派驻机构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省纪委派驻机构改革,不是简单地把编制、职数划转省纪委使用,而是由省纪委直接领导,统一管理,对省纪委负责。省纪委派驻纪检组,重点监督驻在部门和综合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及省管干部和县处级干部,抓住“关键少数”。这有利于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

责编:胡泽汇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