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历史与高山同在丨兵分三路挺进湘中 未发一弹巧夺辰溪
新湖南 • 记忆
2016-10-08 06:57:49

辰溪县城欧家巷天主堂旧址。当年红二军团占领辰溪县城后,贺龙及卫士居住在此。杨娟 摄

湖南日报记者 苏莉 屈新武

上回说到,红二、六军团告别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其主力部队分别从洞庭溪、大晏溪渡口渡过沅江,直插湘中,兵分三路,向新化、溆浦、辰溪进军。

1935年11月26日,贺龙、甘泗淇率领红二军团部分机关人员和红二军团第四、五师共8000余人,避开驻守沅陵县城的主力之敌,抵达辰溪的船溪驿向家村一带,就地宿营,准备夺取辰溪县城。

辰溪,地处湖南西部沅水中游,为川黔通衢,乃古今“军事要冲”。贺龙曾两次带部队驻经辰溪,提起“贺胡子”,当地老百姓赞不绝口,国民党驻军却忌惮三分。

当时国民党驻防辰溪县城的部队,为省保安十五团文修信部、湘西清剿指挥部杨永清部,共2000余人枪。此外,县义勇大队熊桂清部近300人枪驻扎在照顶界山上。

26日下午,杨永清正在打麻将,副官气喘吁吁来报:“红军到了筲箕湾!”杨永清命令副官再探。晚饭时分,副官又匆忙来报:“红军已到船溪驿,总指挥是贺龙!”听到“贺龙”二字,杨永清脸色大变,匆忙扒了几口饭,立刻赶回指挥部,命令部队向芷江方向开拔。

此时,城内国民党官员人心惶惶。文修信也迅速把部队撤离到县城南岸花塘坪一线。县长何吾珍携家眷及县署官员,逃窜到距离县城30余公里的照顶界山上。豪绅官吏们更是吓得胆战心惊,有的携带家眷躲进深山,有的沿沅水而下向浦市、泸溪方向逃窜。

但是,这一夜红军并未进城。

11月27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辰溪县城城北十里铺哨所外,几个商人模样的人,沿公路匆匆走来。哨兵询问:“你们是从哪里来,干什么的?”对方回答:“我们从田湾赶来,进城做买卖的。”哨兵又问:“你们看见红军来了吗?”对方回答:“没有看见。”哨兵放松了警惕。几个“商人”突然从腰间掏出短枪,齐声喊道:“不许动,我们就是红军,缴枪不杀!”红军战士一举控制了哨所。

恰在这时,文修信打电话到哨所询问情况。哨兵老老实实按红军要求回答:“红军还在筲箕湾没动。”文修信放下心来,带领一班幕僚返回县城的司令部,命令手下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压惊。

此时,红二军团兵分两路冲入辰溪县城。上午9时许,保安团司令部的餐桌上,搁满了美味佳肴。突然,大街上传来欢呼声:“红军进城了,贺龙来了!”文修信吓得魂飞魄散,4个手下连拉带抬,把吓得瘫倒在地的他弄到中南门码头上船。几分钟后,红军赶来,文修信的船还在河中间,红军朝河中开了几枪,没有继续追赶。

在“红军万岁”的欢呼声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贺龙率领红二军团主力,一枪未发,拿下了辰溪县城,司令部驻扎在欧家巷天主堂内。

占领辰溪后,红二军团打开国民党监狱,释放无辜百姓。成立小分队,到处刷写标语,宣传发动群众。带领辰溪人民开展打土豪、反恶霸的斗争。

此时,敌人派出湘军五个师,从不同方向向辰溪挺进,试图将红二军团歼灭于辰溪。出于战略考虑,12月1日,红二军团主力部队冒着蒙蒙细雨撤离辰溪县城。县义勇大队熊桂清部为了邀功,特意从照顶界返回,隔河尾随红军,装腔作势地胡乱开了一通枪。红军按照贺龙的指示不予理睬,一枪未还,毫发无损。

12月2日清晨,红军在道光屯村口的田坪里召开大会,贺龙向全军指战员作行军小结和战斗总动员。会后,红二军团主力向溆浦进发。12月6日,红军后卫部队完成钳制任务,也撤离道光屯。

红二军团在辰溪境域内仅活动了短短11天,却钳制了国民党军5个正规师,加上地方保安团,近7万兵力。一方面较好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另一方面为自身在湘中广大地区进行休整与扩红、筹款等赢得了宝贵时间。

这正是:三进辰溪留美名,二戏白匪破围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看《第十四回:三支劲旅会师溆浦,几番运筹痛击追敌》。

【手记】

感受红军精神的传承

苏莉 屈新武

从省道S308进入辰溪,过沅水大桥,沿左手边一条并不太宽阔的马路往上走,拐了好几个弯,汽车在路边一个门脸朴素的院子前停下。我们满心疑惑地下车,心想难道这里就是县委、县政府所在?

走进院内,左右两边各一栋小楼,还是多年前的老建筑。左边是县委办公楼,右边是县政府办公楼。走进办公楼,只见每个办公室的外面都挂着一块牌子,标明每个处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当天去向,以及具体联系方式。院子和楼内也并无门禁,老百姓来办事、找人,都很顺畅,即使要找的人不在,也可以顺利地通过电话取得联系。

见多了各种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习惯了进门要接受“盘问”登记,这样接地气的县委、县政府,让我们有一种亲切感。

听完采访来意,县史志办工作人员马上表示,要带记者去参观当年红二军团司令部在县城的驻地——欧家巷天主堂。“就在老城,不需要开车,步行10分钟就到了。”这才得知,原来辰溪县城分为老城和新城,县委、县政府都在老城。

一路上,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不少红二军团当年的故事,如保护工商业从业者,工商界主动为红军筹集银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购买斗笠坚持留下银元……

走在当年红军走过的道路上,听着娓娓道来的红军故事,想到令人倍感亲切的县委、县政府“大院”,我们感受到了当年红军精神的传承。

责编:廖慧文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