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湖南师大和后湖艺术区在绥宁山村造了一座文化艺术园
新湖南 • 设计圈
2016-09-26 07:50:27

新湖南客户端9月25日讯(记者 王铭俊)雪峰山下,湖南省西南边陲,邵阳市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东北部,有一个叫插柳村的地方。您还是不熟悉?没有关系,演员刘烨在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爬山涉水,走过的那段旖旎的漫漫邮路就在这。

现实中的插柳村属传统农业村落,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劳动力输出。因地处偏远,致富手段单一,加之特大自然灾害频繁,2012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

2015年4月,省委确定插柳村为湖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对象。一场新的扶贫攻坚在此展开。短短1年半时间,寂寥的小山村道路硬化了,路灯亮化了,光纤网络入村了,自来水入户了,垃圾焚烧入炉了。

更想不到的是,一座集文化艺术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文化艺术园区在插柳建成。9月24日,湖南师范大学与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区共同打造的中国•绥宁(插柳)文化艺术园正式开园。

(9月24日,湖南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合作建设协议签约仪式在插柳村举行。)


温婉的插柳村满足写生基地最为核心的条件

插柳村的入口,印有中国•绥宁(插柳)文化艺术园的门楼已经建起。道路的左侧,一湖荷叶荡漾,右侧一水红砖清水墙立面的高地美术馆、艺术家创作室、艺术商品店等一字排开。与中国大多数艺术园区刻意营造的山水田园风不同,插柳原本就很温婉、朴素。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民第五次来到插柳村,“每一次来都有新的变化,每一次来都有新的感动。”在湖南省委确定插柳村为湖南师范大学对口帮扶对象之后,湖南师大先后实施了多项基础设施工程和多个产业发展项目,精准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如何继续发掘插柳的风俗民情、苗寨风光和自然景观资源,如何促进苗乡文化、教育、旅游等产业的高度融合?今年3月,一个写生基地推进了绥宁(插柳)文化艺术园的创立。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校友、长沙后湖国际艺术区负责人赵荣军很早就随一帮艺术家来过插柳。这里有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苗寨群,这里幽深的铜鼓石巷道仿佛走不尽,气派犹存的楼门让人穿不透。

一位老教授提醒赵荣军,“可以建成写生基地啊。以前我的研究生常往外省跑,其实在这就行,它完全满足写生基地最为核心的条件--秀美的风景、完整成系统的乡村群落。”

今年3月,写生基地在插柳建成。艺术家、大学生、高考美术生络绎不绝。现在,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30所高校的美术创作基地已在此挂牌。

(今年3月,于插柳村创建的学生写生创作基地,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项目所用场地建筑均由房屋改造而来

写生基地收获的市场反馈让后湖艺术区、师大相关人员意识到,拥有得天独厚条件的插柳村,可以也应该成为艺术品展览、展示、交易之地;成为国内外艺术家来此度假、休闲并开展原创画创作之地;成为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休闲、观光,并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之地。

很快,结合周边苗乡特色,在原插柳村小学及村委会旧建筑的基础上,经过创意设计和规划的艺术家创作室、高地美术馆建成。一批贫困户的房屋被改造后成为艺术客栈,一次性接待容量超过300人次。此外,民俗艺术创作区、艺术展示交流区、艺术消费体验区、兰溪河沿河风光带、自然景观区、苗寨人文景观区、生态农耕文化观光体验区已经规划。

一个“多元、包容、国际化的文化艺术综合园”正在形成。

未来,该项目还将继续发挥绥宁县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从艺术写生创作、乡村旅游、民俗文化展示和体验切入,以教育培训、高端人群原生态农家生活体验、艺术品展示交易为扩展,通过乡村旅游以创业促就业,让生产、消费、就业同地发生。

(一个“多元、包容、国际化的文化艺术综合园”正在插柳村构建)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