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高山同在丨首战告捷小源决策 迂回作战湘南甩敌
新湖南客户端.党建联播
2016-09-09 07:16:01

8月31日,新田县金陵镇小源村小源会议旧址,82岁的杨贞清在讲述红军故事。

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周小雷

上回说到红六军团在桂东寨前圩誓师西征,接下来又是怎样的西征之路?

话说1934年8月12日,酷暑难当,红六军团从寨前圩出发,马不停蹄,连续几个夜晚急行军,15日进抵泉水、东江一带,16日进入郴县境,当夜避开敌人严密封锁的通道,走小道,攀悬崖,摆脱敌人。17日越过粤汉大道,绕过桂阳县城,直抵新田县。

新田县城城墙坚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鼓舞士气,指挥部决定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19日晚,战斗打响,红军战士利用夜色掩护,不到半个小时,就全歼城内敌守军近200人。新田是红六军团西征打下的第一座县城。这次战斗规模虽然不大,但首战告捷,对红军将士是个极大的鼓舞。

20日,红六军团主力进入新田,首进定家村。村里一座庵院的墙壁上,书有一首古诗:“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渡关。日出山高僧者起,看来名利不如禅”。任弼时带兵路过这里,看后笑了笑,指着最后两句说道:修改为“只为人们谋幸福,何愁火海与刀山”更好。

当天夜里,红六军团在新田小源村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史称“小源会议”。会议开到21日黎明,最终作出了择路抢渡湘江,向新化、溆浦前进与红二军团会合的决定。

小源会议的正确决策,为红六军团迅速摆脱敌人围堵、抢渡湘江赢得了先机。天亮后,主力部队离开小源,在崎岖难行的大山区,奋勇疾进。23日,在零陵铲子坪与先头部队会合,然后兵分两路,直插湘江东岸,准备西渡湘江。

但此时,国民党军1个旅及保安部队已先红军1天到达湘江,且已沿江展开,而敌追击部队1个师已进到阳明山地区,企图围歼红军于湘江东岸。更恰逢暴雨,湘水陡涨,不利强渡。红六军团果断决定放弃渡江计划,迅速回师,向东插入敌人设防最薄弱的阳明山。

按照中革军委的命令,红六军团的第二步行动计划,是在零陵、新田、祁阳地区发展游击战争,创立新的根据地。执行这一计划的最佳选择,就是在这几个地方相交的阳明山区创立根据地。但阳明山活动区域不大,人口稀少,不足以为红军提供所需粮食和其他物资。同时,湘军、桂军已调集4倍于红军的兵力向阳明山包抄过来。

为甩开敌人,红六军团采取迂回战术,于26日进到祁阳白果。随后又急转南下,绕过敌军防区,先后进入宁远、新田、嘉禾、蓝山。30日,红军第三次进入宁远,然后过江华,兵分两路进入道县,左路抵四马桥,右路到达邓家一带。9月1日,左路在茶源渡口搭起浮桥,顺利渡过潇水,宿营杨柳塘;右路从洲背渡口架浮桥过潇水,与左路会合,全部人马抵达蒋家岭一带。

蒋家岭位于湘桂两省交界处,是通往广西永安关的前沿地带,山高路险,易守难攻。9月2日,红六军团在此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激战,打得敌人弃甲而逃。9月4日,红军出其不意地在广西全县以南的界首地区抢渡湘江,顺利进占广西西延(今资源)县城,随即按照中革军委电示,在这里转入暂时休整,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红六军团在湘南地区迂回20多天,迫使敌人疲于奔命、叫苦不迭。湖南军阀何键无可奈何地叹道:红军“专走偏僻小路”,“时东时西,时南时北”,“完全避实就虚,决不与我接触,如水之倾泻,遇阻即回流”。

这正是:神出鬼没穿插战,指东打西迷踪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请看《第三回:转兵苗岭危机四伏,鏖战大桥突出重围》。

【手记】

小源古村播火种

8月底,记者从新田县城出发,不到半个小时车程就抵达小源村。

这是一个平静的古村落。82年前,正是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决定红六军团命运的重要会议——小源会议。

会议旧址曾是村公祠,后来是个私塾,如今早已没有了琅琅书声,里面陈列着一些红军留下的物品,如红军用过的簸箕、雨具,小源村百姓支持红军的土炮等。

“红军是帮助穷人的部队。”当地人对红军的回忆,都是基于老一辈的口口相传。“红军纪律特别好,没有经过允许,他们绝不会到村民家中搭铺,战士们都睡在屋檐下、路边和田间的禾堆上。天亮后,红军请老百姓吃酒糟,还分了土豪劣绅的粮食给穷人。红军离开小源村的时候,大家依依不舍,纷纷拿出鸡蛋和腌菜送给战士,有的还跟随部队走了。为表达谢意,红军首长还特意留下了马灯等物品。”

红军在小源村虽然只停留了短短的一天,却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当红军后续部队经过此地时,老百姓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支持。村民们为了纪念这段历史,还自发对会议旧址进行保护和修缮。

行走于青石古道,我们仿佛听到了战马嘶鸣、红军疾行的声音,更感受到了军民鱼水交融的情怀。

[责编:曾璇]

[来源:湖南日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