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改善民生篇丨小康路上,民为“湘”本
新湖南 • 今日视点
2016-08-30 15:05:11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王为薇 整合报道

“我做梦也没想到,晚年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2016年8月5日,在邵阳市绥宁县乐安铺苗族侗族乡乐安村新落成的敬老院内,五保老人葛荣光高兴地诉说着晚年幸福事。

“未来,地铁五一广场站不将只是1、2号线的换乘站,这里还将有1公里长的地下商业步行系统,市民逛街将不用担心烈日或暴雨。”2016年6月17日,长沙地铁一号线开通试运营前夕,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公司副总经理肖双江这样介绍地铁给市民带来的便利。

“我申请到了50万元贷款,只花了2周的时间。”8月26日,湖南省在51个贫困县启动精准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帮扶1户贫困户可获5-10万元贷款。胡竣胜的合作社带动了1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创业就业,他成了此次政策试点的首批受益者。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湖南,始终注重民生、保障民生,奋力铸就全省民生改善新篇章。

“凡是群众拥护的事情,我们就要多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现任省委书记杜家毫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这句话。2016年1月25日上午,杜家毫在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份凝聚着杜家毫对民生关切的报告,再次让湖南人民心潮澎湃。这份报告明确提出了湖南2016年社保、健康、教育、交通等方面“规定动作”,大伙都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红包’”。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5年。至20158月,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434.4万人。虽然与我省6737.2万常住人口相比,这仍意味着有部分职工和城乡居民未依法纳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但是,目前我省实施的全民参保登记,就是让社保工作实现从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到人人全覆盖的转变。

1、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

2、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提高农村五保户、优抚对象补助水平,按最低每月50/人为低保家庭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

3、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月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20元、390元。

4、建设社区矫正中心73个。

5、新增养老服务床位2万张。

2016819日至20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十二五期间,为了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我省卫生计生工作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防控重大疾病、建立全民医保体系、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以及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居民健康水平为例,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底比2010年提高1.4岁,超过76;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7.35‰下降到2014年的4.54‰,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26.7/10万下降到2014年的14.86/10万,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1、研究实施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合并。

2、支持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和高值耗材费用。

3、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420/人。

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

5、帮助5000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

6、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1万人。

7、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20家。

8、免费为10035-64岁的农村妇女实施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


长期以来,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是湖南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164亿元,建成合格学校9120所,共有8302所学校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建设项目。除了教育均衡,对于特殊群体、职业教育、农村教师培养、教育信息化等方面,湖南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1、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00所。

2、全省高中生均经费提高部分、沿西部边境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所需资金全部由省财政承担。

3、各类教育阶段的生均经费达到或超过中部平均水平。

4、两年内高职生均拨款水平提高到1.2万元。

5、教育卫生人才津贴政策覆盖全部贫困县。

6、对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给予学费补偿。

7、化解城市大班额问题。

过去5年,全省高铁、普铁、地铁、城际铁路和磁浮等多点发力,而高铁取得的成就格外引人瞩目。数据显示,2015年末,湖南全省铁路营业里程4521.10公里,5年间年均增长4.1% 。其中,高速铁路1110公里,比2010年末增加503.71公里。

2015年末,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653公里,全国排名第六,基本建成五纵六横高速公路网,打通出省通道24个,覆盖全省98%的人口,湖南稳居高速大省行列。

2016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湖南交通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先行官作用,推出了强化项目支撑、打好交通扶贫攻坚战、创新筹融资渠道等一系列举措,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1、力争建成高速公路300公里以上、干线公路1000公里。

2、提质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完成700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

3、建成长株潭城际铁路,加快长株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4、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

5、推进怀邵衡、黔张常、蒙华湖南段等铁路建设,新开工张吉怀、湘桂扩能改造等铁路项目。

6、推进长沙航空枢纽和其他市州支线机场建设。

2020年,全省596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这是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就我省扶贫工作发出的响亮号召。2015年,全年帮助110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7503元,增长10%,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呈现出了脱贫提速、发展提效、民生提质的良好局面。

1、投入扶贫资金65亿元,带动社会和金融资金380亿元。

2、实现110万贫困人口脱贫。

3、建设大湘西地区12条旅游精品线路。

4、完成2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5、实施群众增收、易地搬迁、素质提升、兜底保障、基础扶贫等五大工程

6、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实施万名贫困学生助学就业、万例贫困信息发布与对接、万名贫困眼疾患者光明工程。

履新湖南不到半年,杜家毫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湘江保护与治理工作。从20139月至今,湘江保护与治理已从起初的堵源头,到如今全面推开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2016824日,杜家毫主持召开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2016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提出:以湘江保护与治理为突破口,带动一湖四水和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保护与治理,努力建设青山永驻、绿水常流的生态环境和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1、好水:启动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四水流域整治。

2、好空气:下大力气治理雾霾,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加强扬尘管理、机动车尾气防治、推广新能源汽车。

3、好土地:稳步推进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试点、开展农村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推进城乡环境同治。



国家从2008年开始出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过去真正贫困户要实现危房改造,还需自筹配套4-5万元才能建好简易安居房,但贫困户无法自筹资金建房享受不了政策补贴,危房改造任务难以完成。为了破解真正贫困农户安居问题,湖南省出台《湖南省2014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明确把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作为农村危房改造重点,住建部门将75%以上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湖南创新机制,2年帮助近7万贫困农户圆上安居梦,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贫困农户危房改造经验。

1、改造农村危房12万户。

2、改造城市棚户区35万套。

3、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8000套。

4、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5年来,我省重点谋划和建设了一批交通、农林水利、能源、工业及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成为我省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项目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发挥了龙头引擎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1、新增管输天然气用户36万户。

2、新增社会治安视频监控摄像头3万个。

3、开工建设7500千伏省内特高压配套线路、长沙艾家冲变电站扩建等主电网项目;积极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

4、开工建设中石化新疆煤制气外输管道工程湖南段,建成投产7条省内支干线。

5、继续推进涔天河水库枢纽和灌区工程、莽山水库等项目,争取启动毛俊水库建设。

湖南如何做好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功课,始终保持湖湘品牌特色,是摆在湖南人面前的一道思考题。精品意识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之路。在这方面,湖南已瞄准未来,正在建设一些标志性项目:湖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湖南省美术馆建设项目,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将全面升级湖南文化场馆和演艺场所,成为繁荣湖南文化的绝佳载体和平台。抓住这些文化精品工程,就抓住了文化惠民的关键。

1、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0个。

2、推进省博物馆改扩建,启动省图书馆新馆建设,实施县级未达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提质改造,完成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

3、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促进文化产业内容、形式和业态创新,支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低于4.5%的控制目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360万人,全省外出务工人员总规模超过1500万人,达到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一半以上。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全省就业总规模继续扩大、就业质量稳步提高的新形势下,我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经济和就业的联动机制,给全省就业号这趟磁悬浮列车注入源源不断的牵引力。

前方有牵引力,后面还有新一轮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力推进,中间有普惠的公共就业服务保障到位,下面有托底措施守住底线,全省就业局势日趋稳定。

1、新增城镇就业70万人。

2、增加对创业就业的财政专项补助。

3、健全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调整机制和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

4、开展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责编:王为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