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浴血奋战突破封锁线
新湖南客户端.党建联播
2016-08-13 07:21:09

广东韶关,浴血奋战突破封锁线

湖南日报记者 陈昂 整理

本期联盟党报 南方日报

韶关处于湘粤赣三省通衢的“红三角”,是红军长征途经广东的唯一路段。红军长征途经韶关的20天,发生了大小战斗6次,共有700多位红军将士牺牲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

8月上旬,联合采访团前往韶关市所辖的南雄市与仁化县,在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土地上,探寻红军长征留下的故事。

闪电奇袭取得首胜

位于南雄市乌迳镇的新田村是“广东省古村落”,当地村民以种植水稻、花生、黄烟等作物为主。在地理上,它与著名的梅关古道同属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接点。当年,就在这个村庄的一个小山岗上,红军将士打胜了进入广东后的第一仗。

据介绍,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0月26日,红一军团在江西省信丰县的石材圩一带开进,经小和、万隆进入广东南雄乌迳一带。当红军进入南雄后,蒋介石急令“剿共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派兵堵截,在红军必经的乌迳、新田、锦陂等地设兵拦截。为了争取时间快速通过,红一军团要求直属侦察连坚决把在新田的敌军消灭。

10月27日拂晓,侦察连按时到达前沿阵地。此时敌人正在新田村附近的山坡上挖战壕,企图制造封锁线阻拦红军前进。随后,侦察连战士伪装成当地的农民,牵牛上山侦察敌情,不但发现了设在新田墟炮楼的敌指挥部,还探查到敌人兵力薄弱。侦察连将士抓住战机向敌人发起猛攻,面对犹如天降神兵的红军,敌人阵脚大乱,战斗在短短1个小时内结束,200多名红军战士成功歼灭了敌人。这次战斗共歼敌20多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这是红一方面军进入广东的第一战,也是在广东省境内的第一场胜仗。

“这场战斗红军大获全胜,20多名敌人被打死,其余敌人纷纷落荒而逃。”南雄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沈荣金介绍说,“当时敌人走得太急,一些军用设备都来不及撤走。2008年,我们还在当地村民家找到一个敌人用来装军用地图的铁箱,里面堆满了各种军用地图。”

惨烈阻击终破封锁

在仁化县城口镇铜鼓岭106国道旁,矗立着一座约4层楼高的“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见证了红军长征入粤后的一次惨烈战斗——铜鼓岭阻击战。

1934年11月2日,红二师六团第一营袭占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上的重镇城口,六团另一部占领城口镇东坑后,奉命经恩村到铜鼓岭,阻击从广州增援城口镇的国民党军。铜鼓岭岭高坡陡,林密草深,岭下沟深陡峭,地势复杂。从岭脚到岭顶,只有一条通道,路窄弯曲,是城口镇通往仁化的要冲隘口。11月4日,执行阻击任务的红军在铜鼓岭遭遇敌军独立警卫旅第三团。敌人依仗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用轻、重机枪和步枪等疯狂扫射,红军伤亡很大。红军立刻抢占有利地形,利用密林草丛沉着应战、奋勇还击。战况激烈时,双方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双方伤亡惨重。第二天傍晚,红军完成阻击任务后趁夜转移,汇入西进的红军主力。

长达两昼一夜的激战,共有100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最终,红军突破了敌人精心设置在城口镇一带的第二道封锁线,摧毁了敌军设在仁化境内的碉堡26座,为红军主力西进创造了条件。

据当地老人回忆,当年红军对民众秋毫无犯,军民关系十分融洽。在城口镇休整的红军积极宣传革命政策,写贴宣传标语。现在城口、恩村的一些房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红军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城口的群众也积极主动地帮助红军烧水做饭,给红军带路,收养护理红军伤病员……马奢村村民蒙克聪老人向记者介绍,曾有13位红军伤员留村养伤,其中3位重伤员就住在他的祖母家。祖母服侍伤员两个多月,因伤重又缺医少药不幸离世。村民们把他们埋葬在新庄的落花村,并建有一座墓,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红军墓”。

[责编:文聪玲]

[来源:湖南日报]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