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刘文韬 编辑整理
本期联盟党报 南方日报 江西日报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在江西赣南地区,很早就流传这首《十送红军》曲的早期版本,经过几十年传唱,歌词和曲调不断变化,但歌颂老区人民和红军心连心的情感却历久弥新。
7月下旬,省级党报联盟采访团来到江西省赣州市瑞金、于都、兴国等地,处处可见当年中央苏区存在的痕迹:17棵红军烈士“信念树”、红军渡河渡口、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医院……每一处遗址,辉映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17棵烈士“信念树”寄哀思
在瑞金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后山蛤蟆岭上,有一大片苍翠挺拔的松树林。拾级而上,路两边的松树上有的还挂着写有人名的小木牌,一路数来,这样的树共有17棵。83岁的红军烈士后人华崇祁老人告诉记者,这17棵树叫烈士“信念树”。
上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红”时毅然投身红军。参军前夕,他们相邀到后山,一人栽下了一棵象征万古长青的松树。华崇祁的父亲华钦材和叔叔华钦梁,就是在“扩红”时期第一批参加的红军。然而,这些勇士却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青山不改,儿郎犹在。后来,当地人分别给这17棵松树钉上木牌、写上种植者的姓名,用最古老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每年清明,华屋人都要到烈士“信念树”上挂红纸、点红烛、系红绸,给小木牌上的名字重新涂红漆,通过这种特有的方式,为客死异乡的亲人“招魂”。
华屋17烈士只是江西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一个缩影。中央苏区时期,赣南地区到处都呈现“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面。
据统计,仅赣南苏区,当年总人口只有240万,参加红军的就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等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为革命牺牲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8万余人。
小小阁楼暗藏乾坤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坐落在瑞金叶坪革命遗址群景区,塔身犹如一颗巨大的炮弹竖立在五角型的塔座上。塔上布满一粒粒小石块,象征为了革命牺牲的无数烈士。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当时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拆毁,当地一位老大妈冒着生命危险,把塔上仅剩的一块“烈”字碑抬回家,放在猪圈里藏了起来。直到全国解放,上级决定按原貌修复烈士塔,老人捐出了这块“烈”字碑。
红军主力长征后,当地百姓和留守红军“鱼水情一家亲”的故事数不胜数,被一代代传颂下去。
在赣州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彭坑,记者走进陈毅当年居住过的旧居。乍看之下,这所土木结构的房子和普通农房无异,阁楼上却大有乾坤。原来,透过阁楼的窗户,可远远看见门前的进山路,阁楼侧边还有一扇门,一旦有人靠近,便可从阁楼放下木板桥,迅速躲到后山的森林中。1936年6月,留守后方的陈毅就曾居住在村民周篮、刘汉光夫妇家的这座阁楼上,参与指挥当地游击战。
周篮很早就参加了农民地下组织,丈夫刘汉光则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联络员。回忆起母亲当年的故事,周篮的次子、81岁的刘士华依然记忆犹新:“我母亲很聪明,她冬天帮游击队运子弹,就把子弹绑在身上,用厚厚的棉袄遮住。出集市的时候国民党的兵要搜身,快排到她时,她就故意摔倒,士兵看她一身泥巴,就直接放她过去了。”
“还有一次,陈毅在屋后,我母亲突然发现敌人快到家门口了,却又来不及通知,母亲急中生智,一边丢石头赶猪,一边大声喊‘你这只猪仔还不快回家,这么多兵来了,会把你打死的!’陈毅听到了,赶紧转移到山里去了。”刘士华说。
如今,在中央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赣南老区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年前,刘士华一家人也迁至老楼旁边的三层洋房居住。记者注意到,在刘家新房的墙壁上,还悬挂着多幅与陈毅相关的图片、陈毅的手写诗词等,记录了这一段难以割舍的革命情谊。
责编:胡泽汇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