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于都,万里长征由此始
新湖南 • 新闻6点
2016-08-02 12:13:37

■编者按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7月下旬起,湖南日报携手南方日报、江西日报、云南日报、福建日报、广西日报、贵州日报、四川日报、甘肃日报、宁夏日报、陕西日报等11家红军长征沿线的省(区)党报,组成联合采访团,沿着先辈足迹,重走长征路,回顾历史事件,挖掘感人故事。在此基础上,共同推出“雄关漫道——党报联盟重走长征路”大型系列报道,以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在记录苦难与辉煌中,不断汲取坚定前行的动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湖南日报记者 刘文韬 编辑整理 本期联盟党报 江西日报 南方日报

7月下旬,赣南,于都河。

秀丽清澈的河水见证了当年历史性一幕:82年前的10月17日至20日,中央红军的8.6万余名将士,分别从多个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红军将士们一步一回头,挥泪向送行的苏区父老乡亲告别。无数的火把,将河水映得通红,映照着出征的队伍远去……于都河,由此也被誉为“长征第一渡”。

“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在江西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采访团驻足在中央红军出发地纪念碑前,默诵着碑座由陆定一手书的《长征歌》,真切感受到了当年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总的、最后的出发地

1933年10月,国民党纠集重兵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由于当时博古、李德实行的错误战略方针,致使中央红军陷入被动局面。到1934年5月,中央根据地多处据点失守,南北门户大开,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开始考虑以跳出国民党军的包围圈为目的的战略转移。

在纪念园主题雕塑区,挺立着一座“长征,从于都出发”的主题雕塑。据讲解员介绍,经过党史专家多年的研究和确认,于都作为当年红军主力的集结地,是中央红军长征总的、最后的出发地。此外,瑞金、兴国、石城、会昌、长汀、宁化等地则是中央机关及红军各有关部队的长征出发地。

总的、最后的出发地为什么会选择于都呢?当时,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突围转移到湘西与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而于都作为总的出发地有几大优势:境内多为丘陵地带,既隐蔽、又开阔,有利于大部队行动、宿营、隐蔽、休整;于都是中央苏区的中心腹地,距瑞金、兴国均为88公里,距宁都99公里,而当时红军主力大都在兴国、宁都、石城、长汀一带作战,于都是前线部队快速撤离、集结的理想地域;于都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大后方,政治、物资条件都很好;于都县城距离敌人第一道封锁线较近,抄小路仅90公里,部队可以快速到达预定地点,乘敌不备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跳出包围圈,向西转移。

从1934年10月7日起,中革军委先后下达命令,要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陆续移交防务,秘密、隐蔽撤离战场,与中央第一野战纵队(又称“红星”纵队)、第二野战纵队(又称“红章”纵队)一起到于都集结。10月16日,红军各部队8.6万余人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

1934年10月17日至21日拂晓,随着一声令下,8.6万余名中央红军将士,从东门等8个渡口,渡过600多米宽的于都河,并于22日清晨全部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离开中央苏区继续西进,由此踏上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十万于都人民支前参战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长征出发地纪念馆讲解员告诉我们,于都人民为中央红军长征作出了巨大贡献,帮助安置留在于都的6000余名红军伤病员,有6万儿女参加红军,10万余人支前参战,有史可查的烈士多达16300余人。

在纪念馆的展柜里,静静躺着不少红军用过的遗物:被单、草鞋、箩筐、藤篮、锅碗、渔船……走近这些文物,仿佛走进了那段历史。

展柜里有一双草鞋,引人注目的是鞋尖上各绑着一个彩色红心绣球。讲解员介绍,绣球是草鞋的主人、一位叫谢志坚的老红军绑上去的。

1934年10月,谢志坚要随红军部队战斗转移远征,妻子春秀得知后连夜用黄麻编织了一双草鞋送给丈夫。

谢志坚带着这双特殊的草鞋,踏上了战斗征程。长征路上,谢志坚舍不得穿,只短暂穿上了两次:一次是部队过金沙江时,当地老百姓用船送红军过江,这让谢志坚想起了家乡人民送红军过于都河的情景,于是,他穿上了春秀送的草鞋渡过金沙江。还有一次是强渡大渡河,由于战斗激烈,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谢志坚心想:死也不能和春秀的草鞋分开。于是,他又一次穿上了这双草鞋。

革命胜利后的1951年,谢志坚带着这双草鞋回到于都寻找春秀,却得知在红军长征后,春秀因与反动派作斗争而被杀害。后来,谢老在这双草鞋上绑上彩色红心绣球,依依不舍地捐给了纪念馆。

于都县委党史办主任曾懿华对我们说:“如今,于都人民利用一个个纪念馆、博物馆、主题雕塑、旧居、纪念地,利用一块块展板、一张张邮票、一个个情景作品、遗物,生动讲述红军长征历史。在于都,连小学生都能对当年红军长征出发的历史侃侃而谈,红色基因将在于都代代传承。”

长征物语》》》

8位红军战士在我眼前悲壮跳崖

7月27日,通道侗族自治县杉木桥乡小水村,空中俯瞰小水战斗纪念碑所在的山头。当年红军战士就是从这里的崖壁跳下。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湖南日报记者 周帙恒 黄巍

我是一块滑溜的青石板,躺在通道侗族自治县杉木桥乡小水村的一座山脚下。清朝道光年间,村民们将我和7个兄弟钉在山体的石壁上变成了一条栈道,一百多年来,我们看着天南海北的人们拖着各种货物走在这座被称为“神仙桥”的古栈道上,步入山区或走进平原。世事变迁,说起这么多年最让我难忘的人和事,还是1934年9月,8位红军战士在我眼前的山崖上齐齐跳下的悲壮一刻。

我们所在的小水村,与邵阳的绥宁、城步苗族自治县相距不远,在两条小溪汇合处,因而得此名。当年红军长征时,就是从绥宁而来,经过我们这,一路南下,从容转移。那是1934年9月初,红六军团开始西征,执行长征先遣任务。9月15日,红十八师按照改道分兵策略,从绥宁县黄桑坪南下向通道杉木桥前进,当红十八师大部分成员刚过小水村,让人没有料到的是,湘敌突然由绥宁前来截击,并占据了小水、驾马,以阻红军西进。

此时还未过小水的红军部队不知前有埋伏,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被敌人截为两段。在紧要关头,红军迅速作出反应,一个排30余人担任掩护,某排接命后迅速抢占高地,阻截包抄之敌,还击进攻敌人。当红军的战略部署重新作出调整后,也迷惑了敌人,敌人以为红军增援部队赶到,便集中火力对准担任掩护的这个排,红军主力则趁机突围出去了。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红军某排不怕牺牲,死死守住阵地,苦战3个多小时,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在激战中,多位红军战士英勇献身,最后只剩下8名红军战士,情况十分危急,但他们仍然坚守阵地,为了让突围出去的红军主力走得更远,他们一直战至弹尽粮绝。为了不让敌人俘虏,8名红军战士最后时刻把枪砸烂集体跳下50多米高的悬崖,全部壮烈牺牲。几天过后,战场硝烟退去,老乡们将8名红军战士的遗体埋在了我眼前的这座山崖下。

沧海桑田,当年战火弥漫,随处可见烧毁的树木,如今山水间已是绿意葱茏,溪水潺潺,青山绿水把我们衬托得古香古色。1991年,由门楼、楼亭、碑塔组成的小水战斗纪念碑建筑群拔地而起,纪念碑正中刻有萧克上将题写的“红军精神永存”6个大字。每到清明、八一建军节等节假日,总有心存敬意的人们走过这条古栈道,爬上眼前的山峰,缅怀先烈,坚定信仰。

 

责编:曾楚禹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