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鉴赏丨长征纪念碑:热血铸就的红色经典
新湖南 • 雕塑设计
2016-07-29 10:34:34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朱晓华 整合报道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军事传奇和精神丰碑,它以信仰、激情和牺牲把人类的意志能力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矗立在长征途中各重要节点的红军长征纪念碑,以鲜明的主题、磅薄的气势,定格当年红军英雄的毅魄雄魂,昭示着当年征战的伟大与光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借这些丰碑,向伟大的长征英雄致敬。

历史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纪念总碑位于松潘县川主寺镇元宝山。1989年10月落成。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将“红军长征纪念总碑”建在四川省松潘县,是因为红军长征在四川的时间最长,前后达20个月,足迹遍及四川省的73个县市,面积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爬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重大军事行动都发生在四川,红军长征纪念碑选址在这里,最能体现长征精神,意义也最深远。

设计特色:

主碑41.3米,耸立于元宝山顶,由红军战士铜像、碑体、基座组成。红军战士铜像高14.8米,双手高举成“V”字形,象征胜利,一手持步枪,一手执花束。碑体高24米,亚金铜贴面,三角柱项,象征三大主力红军。汉白玉基座高2.5米,墨绿色磨石地面。主碑背靠雪山,面向草地,气势恢宏,当夕阳西下时,金光四射,尤为壮观,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大型花岗石群雕高12.5米,长72米,宽8米,用1160立方米计1440块红色花岗石精雕细刻组合而成。刻画的人物共九组,分别为开路先锋、勇往直前、团结北上、山间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礼、前赴后继、回顾思考、英灵会聚,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是我国规模空前的现代艺术群雕。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历史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举世闻名的伟大壮举。于都这块红色的土地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之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主力开始战略转移即长征。于都河(即贡江)是中央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它在整个革命史上有着不朽的声名——70多年前,红军万里长征在此渡过了第一条河,人称“长征第一渡”。

设计特色:

纪念碑高10.18米,寓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于10月18日傍晚在此渡河长征之意;该碑身为双帆造型,寓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之意底座宽大厚实,象征中央红军出征脚步坚实有力、一往无前、充满希望之意;四周现有栅栏环绕,籍以围护花草树木,以使环境优美、四季如春,象征长征精神万古长青。碑座左边为陆定一手书《长征歌》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它是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长征出发的真实写照。右边为叶剑英1962年建军节为缅怀当年赣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写的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

历史意义:

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桂边境,蒋介石集中了30万部队,在桂北湘江以东地域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天七夜,终于以折损过半的巨大代价突破了湘江封锁线,继续北上抗日。经聂荣臻元帅建议,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在广西桂林兴安县修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1996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

设计特色:

该纪念碑园主碑和群雕由四组共201级的大型台阶连接,陡峭的台阶寓意着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的曲折过程。整个纪念碑布局新颖,创意独特。小型园林与大型雕塑合理配置,集瞻仰性与游览性于一体,其中群雕在规模上为全国烈士雕塑之最,具有撼人心魄的强大感染力。


历史意义:

皎平渡位于彝族苗族自治县境北部皎西乡皎平村,两岸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是云南与四川之间的主要渡口之一。1935年的5月1日至9日,中国红军一方面军在在皎平渡36名船工6条船9天9夜奋力的拼搏下,3万名红军胜利甩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真正地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自此皎平渡写入了中国革命的历史。

设计特色:

该纪念碑如同一艘渡船,碑顶部一名红军战士手拿船桨,寓意胜利渡江。聂荣臻元帅亲自为红军巧渡金沙江纪念碑题写了碑名,宋任穷题写了碑铭,详细记载了红军的渡江经历和在会理进行的两次激战。现皎平渡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设施已相继在皎平渡落成,供游人瞻仰、参观。

历史意义:

四川省会理县位于四川省最南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地区腹心地带,是凉山州的一个彝汉民族杂居县。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同志率领下,于1935年5月3日晚至9日,经云南禄劝县,从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彻底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并于5月12日在会理城郊的铁厂村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

设计特色:

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碑2007年8月1日竣工剪彩,位于会理城东绿地广场.碑总高44.8米,重达十吨。碑基铺垫绿色地坪,碑座以汉白玉贴面,碑体为三角主柱体,亚金铜贴面,上方每面镶嵌一颗颗闪闪红星,象征着三大红军主力。

历史意义: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高举抗日救亡旗帜,率领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历时一年零两天,行军二万五千余里,于1935年10月19日进入陕北苏区的大门——吴起镇,胜利地结束了长征,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吴起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设计特色:

碑高为19.35米,寓意为1935年;碑底直径为10.19米,寓意为10月19日;碑座有7个台阶,代表长征胜利70周年;碑顶设有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头像,寓意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碑基铺垫绿色的地坪,碑座以大理石贴面,碑体为四角立柱体。在广场的前面,还有一个小号兵吹号的塑像。

历史意义:

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作出了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哈达铺之前,红军提出了北上抗日的目标,但主要任务是突出重围、不被蒋介石消灭,但北上哪里,一直没有明确目的地。1935年9月,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根据在哈达铺邮政代办所发现的敌伪报纸提供的消息,决定红军到陕北建立根据地,这是红军在长征路上的又一伟大转折。哈达铺是决定红军长征命运的决策地;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加油站”。

设计特色: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筹建于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计上突出了哈达铺是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这一鲜明的主题。

历史意义:

1935年10月初,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率领中央红军,翻越六盘山,经过西吉、海原、隆德、固原等地,到达陕北。在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同志豪情满怀,写下了著名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使六盘山名扬四海。

设计特色:

位于海拔2832米的纪念馆顶部,碑高26.8米、长18米、宽4.5米,正面是江泽民题写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名,东西两侧分别是毛泽东主席手书的著名诗词《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碑的背面镶刻着“巍巍六盘,浩浩长风。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的碑文。影壁墙:高12米,长60 米,由3面红军军旗构成,上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长征精神永放光芒”8个大字。

历史意义:

1935年10月6日,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经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到达张易堡(现张易镇),在红军前卫部队翻过六盘山行进到青石嘴附近时,与国民党东北军骑兵第7师19团两个运送给养的连队遭遇,整个战斗持续约半个小时,共歼敌200多人,缴获战马100多匹以及10余辆马车的弹药物资,红军用缴获的战马组建了骑兵侦察连。

设计特色:

纪念碑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纪念碑主体高19.35米,碑体两侧翼高10米,碑名高7米,象征1935年10月7日红军长征青石嘴战斗日期。纪念碑顶部伫立的骑兵雕像,显示出“跃马扬鞭”的大气与壮观。

历史意义:

1936年4月,由贺龙、肖克等同志率领的红二、六军团由宾川进入鹤庆,23日攻占县城,休整了一天两夜。军分会在此召开了会议,确定了渡江部署。

设计特色:

碑坐西向东,通高6.93米,四周绕以花坛。四周正面均设有五级台阶,拾级而上为16平米的碑台,碑台正中立碑座,南、西、北三面刻有红军长征过鹤庆时书写的标语口号26条,记载着红军进军滇西到达鹤庆的情况,正面楷书金字“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鹤庆纪念碑”。

(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园)

(将台堡纪念碑)

历史意义:

1936年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甘肃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到达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将台堡成为三军会师纪念地,已被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朱德曾说:会宁人民对革命是有贡献的,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红军的支持,谢谢父老乡亲!红军已把火种播在了这里,你们要让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烧毁旧世界,建设我们自己的新天地。

设计特色:

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园前的设计,如一个火炬。将台堡纪念碑碑顶上方则有着三个红军的头像,寓意“三军胜利会师”。


责编:朱晓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