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浙江两位退休老人在怀化山区建起4所希望小学
新湖南客户端
2016-06-01 21:52:50

导读:周秀芳、孙绍富年近七旬,去年3月自带被褥,不远千里,从东海之滨来到雪峰山腹地支教助学,1年多时间建起4所希望小学,做的好事几箩筐。现在,两个人的爱心变成爱心大合唱,感染和影响着无数人。

爱的种子点燃无数爱心

陌生人变成老熟人,孩子们亲切地大喊“爷爷、奶奶”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张微渺

六一节前夕,周秀芳老师与溆浦县北斗溪镇宝山村小学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六一节前夕,周秀芳老师(左二)来到支教点溆浦县北斗溪镇来凤村贫困学生张铁林家里做家访。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勇 摄

“这怎么行?赶紧把拍的照片做成ppt,到朋友圈扩散,为孩子们争取支援。”周秀芳说起第一次爬上九溪江桐林小学看到的情景,怎么也忘不了她当时对着孙绍富急迫吼叫的表情。

周秀芳、孙绍富是几十年的好朋友,今年同为69岁,一个是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李惠利小学退休教师,另一个退休前为该市江北区委政法委巡视员。几十年的教龄,让周老师退休后依然割舍不下讲台情结,2014年8月来到贵州支教。年底回到家乡,朋友相聚时,孙绍富跟她说,湖南溆浦县北斗溪镇在宁波打工的龙开成告诉他,当地山区小学条件差,缺老师,对支教者十分需要,却至今无人去。

“我去!我做第一个。”2015年3月初,在孙绍富、龙开成陪同下,周老师带着衣被锅碗,来到九溪江桐林小学。一路上,汽车在之字形山道上盘旋,周老师不敢看见不到底的悬崖,只一个劲盯着驾驶员,因为她有恐高症,血压也高。等到到了目的地下车时,有人发现副驾驶靠背椅上掐出几个深深的手指印,那是周老师心理紧张抠出来的。

周老师没有休息,径直走进教室。校舍是破旧木板房,没窗户没门,学生点着3个火盆取暖,烟雾弥漫,熏得眼泪直流;30多名孩子分成3个年级聚在一间教室,却只有1名老师,眼前还病倒了,无法上课。学校没有电、不通水,住宿不成,村干部后来只好临时把他们安顿在邻近一户农民家。

第二天,周老师就走上讲台给孩子们上课。孙绍富觉得再苦不能苦孩子,自己虽然不能上文化课,然而可以帮助上体育课、出试卷、改作业,帮得上周老师,就毅然留了下来。

朋友圈看到桐林小学简陋不堪的办学条件,震动不已。周老师早年学生、上海弘盛特种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回信说:“周老师,孩子们在这么差的环境里上课,不行,把旧房拆了,我来造新房。”

筹划拆旧建新之时,九溪江中心小学校长尚延志上山把两位老人接下山,挤出学校一间教师廉租房里给他们,尽量提供生活方便。周老师不想闲下来,为了更全面掌握当地村小情况,他俩步行或乘车多次到搭溪、前进、来峰、凤型等村寨探访,深入贫困学生家中拉家常,作记录。宁波与湘西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差别太大,经常吃不香睡不好,口腔发肿,不能吃东西,但看到大山里孩子的苦,周老师他们觉得个人再大的困难也不算什么,只想着把大海边人们的爱心搬运到大山里来。

1年多来,他俩走遍了原九溪江乡每一个村,不少村干部、贫困户成了老熟人,学校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俩“周奶奶、孙爷爷”。

东部沿海地区爱心涌动,源源抵达,1年建成4所希望小学

5月25日,周秀芳(三排中)、孙绍富(四排左二)与爱心人士一起出席希望小学捐赠活动。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勇 摄

走访调研出结论:眼下,当地村小旧校舍提质改造,比支教上课更迫切。周老师、孙绍富随后加强了与宁波、上海等方面联系,寻求支持。

去年4月初,张刚放下繁忙的生意,从上海跋涉到九溪江,实地查看桐林小学,当即决定捐资30万元,修建全新的桐林弘盛希望小学,要求配套水、电、热水器、电脑、抽水马桶,有单独的支教老师房间,能够淋浴,有专门的厨房做饭。

回到上海,他的心还在为周老师他们的大爱而感动,在上海交大安泰学院EMPA班同学中宣讲他俩事迹,引起大家很高兴趣,投身公益事业。5月,十几个同学和他一起来到溆浦,现场感受,农舍做客,企业家们纷纷为周老师点赞,表示要做点什么,班委会代表全班捐资建设一所希望小学,王娴、苏书超两位同学各认捐一所希望小学。

如今,4所希望小学全部建好,总投资180多万元,水电、水冲式厕所等设施一应俱全,其中3所已经启用,孩子们朗朗的书声是对社会爱心的最高礼赞。周老师在宁波象山石浦的一位朋友自己租房居住,了解九溪江山区学校情况后,也向周老师捐款17万元,表示再建一所新学校,5月19日工程在来峰村开工。

爱心还在放大。江北区原人大代表顾爱玉捐赠823套校服,江北区、江东区老干部、老教师等爱心人士捐赠儿童滑梯、寄宿生被子、衣服、书包、书籍等,40多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留守儿童还通过一对一结对,实现全额资助到大学毕业。

今年5月25日,张刚、王娴等爱心人士到北斗溪参加搭溪起点希望小学、凤型上海交大安泰希望小学捐赠仪式,其后又与当地教育部门交流商讨解决老师教学电脑、希望小学支教志愿者问题。他们表示,学习周老师奉献爱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爱的种子开花结果,大山里奏响爱心大合唱

平凡人往往给人最多感动。周老师、孙绍富以及来自东海之滨的大爱,在北斗溪和溆浦县演绎成爱心大合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壮大力量,净化心灵,提升境界。

溆浦县委县政府、北斗溪镇党委政府对周老师他们的义举,从一开始就全力支持,把它纳入精准脱贫战略和“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学习身边典型,做群众贴心人。看到周老师建希望小学少了钱,九溪江中心小学校长尚延志一再压缩原本十分有限的办公经费,每所学校支持3万元。他说,周老师他们这么大年纪,花自己的钱,大老远跑到我们这里来支持教育,我们在本地从事教育工作,为了孩子过点紧日子、苦日子,有什么不应该?

该校通过公开课、学习讨论等方式,在全体老师中弘扬奉献精神,教职工思想感情发生较大变化。宝山教学点80后老师张艳香一个人教3个班、32名孩子,去年产假休息一个月后,主动放弃剩余假日上班工作,她说:“周老师70岁的人了,完全可以在家里享清福,但走进大山支教,到处找资源建希望小学,不容易,值得我们学习。我以后也要做她这样的人。”中心学校数学教师王正兴在全校年龄最大,腿脚不方便,天气一变化就疼痛,为了不影响教学质量,他从不请假缺课,用行动带动着年轻教师爱岗敬业。

全社会见贤思齐,做热心人、给人温暖的氛围在北斗溪镇愈发浓厚。九溪江卫生院医生阳照等人因为职业关系,经常下乡给学生体检,看到桐林村小崭新变化后,内心无比震撼,虽然与周老师素昧平生,但她们用行动学习周老师的精神,通过朋友圈悄悄做公益慈善,已经两次向宝山学校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当地经商的翟德艳等企业家也纷纷投资基础教育,或改善教学环境,或助建支教平台,众人拾柴火焰高。

行善,最高的修为

——3个人眼中的周秀芳老师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勇

5月26日,溆浦县北斗溪镇九溪江中心小学5年级学生宋丽婷、校长尚延志,上海弘盛特种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分别向记者讲述了各自眼中的周秀芳老师。

宋丽婷:喜欢有她在身边,每天拥抱她

周奶奶人很好,有爱心。她给我们发了文具,每个人都有校服。我好喜欢校服的,是我到现在穿过的最漂亮的衣服。六一节快到来的时候,她又给我们发礼物,是我以前从没有吃过的糖果,味道好极了,我好舍不得吃,隔几天才吃一颗,还送给妈妈吃了。

周奶奶来的时间不太长,却认得我们很多同学,平时走在校园或者附近马路上,被她碰见,她总会先叫我们,停下来问我们学习、生活或者家里情况,遇到什么困难,总会鼓励我们要有信心,教导我们听长辈话,不打牌,不学坏,长大要感恩。我们都喜欢她,喜欢每天拥抱她,喜欢有她在身边,她就像我们的亲奶奶。

尚延志:周老师实实在在做好事

我与周老师接触比较多,感觉她实实在在做好事,唯恐做少了、做得不够,而较少考虑自己的得失利弊。

九溪江山多路陡,她一来就要到每个村去看看,金星村最偏僻,不通车,靠步行,本地镇上不少人都没有进去过,我知道她膝盖半月板磨损,以前在家开始拄拐杖,劝她别去,她不听。第一次她和孙绍富走到一半,遇到大雨,进去不了,只好返回,过一段第二次又往里爬,终于实现愿望,给村小每个孩子送上礼物。

听说来峰村张钼清、张铁林两兄弟成绩好,家庭却变故连连,她3次进屋了解情况,为孩子搞好结对帮扶;凤型村小学张寿清老师残疾,她通过努力,每月为他增加工资1800元,一次购买10年社会保险。为823名学生定做校服的时候,少了6000元,她从工资里面拿钱垫付。桐林、搭溪、前进、凤型4所希望小学建好以后,她又把帮扶之手伸到两丫坪镇、三江镇。

她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碰到和朋友在馆子里吃饭,吃剩的菜一定打包回去,几餐还在热着吃。来九溪江1年多,名气大,为人做事却十分低调,很少接受采访,你这次来采访她,我做了好多说服工作才答应。

张刚:她有一碗饭,尽量分半碗给别人

周老师从教几十年,记得她对学生总是笑呵呵的,把快乐分享给大家,但又是要求严格的,学生喜欢她也怕她。

上世纪五十年代,周老师的父亲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四川大凉山,有一次看到一户彝族老乡一家四口只有一条裤子穿,他便把自己一身衣服脱下给这位老乡,只留了贴身短裤。这件事从小对周老师影响挺大,养成乐善好施品格,自己有一碗饭,尽量给别人半碗。

周老师1998年申请过支教,但因为年龄大,主管部门没有同意。退休后,民办学校高薪聘请她上课,她也上过好长一段,合同到期后,觉得自己还能教书,就开始支教。来溆浦,本来也就上上课,看到村小硬件条件不行,她想也没多想,就张罗拆旧建新,我们都是受她影响,加入到公益慈善行业里来的。她的行为都是她心怀大爱的体现,我就想跟着她,做公益。

责编:谭思敏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