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发展新思路。连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同步推出大型调研活动,就沿江省份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建设长江经济带过程中的新探索进行全景式报道。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沿江省份必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统筹岸上水上,正确处理防洪、通航、发电的矛盾,自觉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才能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下面,小编将为您详细阐释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的历史与现实考量。
在一个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主题的高级别会议上,国家最高领导人亲自点题,作出“不搞大开发”的表态,用意何在?很多人一头雾水,“不搞大开发”,长江经济带还能不能发展了、又该怎么发展?也有人认为这是否定我国以往历届领导人对于长江的发展方向。果真如此吗?
分析这些问题,就要对长江经济带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考察。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覆盖19省、数百座大中城市,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然而,多年来对长江的开发也到了一个高峰。数据显示:长江沿岸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40多万家化工企业,仅规模以上的排污口就有6000多个。2012年水利部数据显示,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85亿吨,其中近400亿吨排入长江——几乎相当于一条黄河。
高强度开发带来的污染触目惊心,加上水土流失、石漠化加剧、河湖湿地退化,使得河流通航能力下降、物种濒临灭绝、地质灾害频发,成为母亲河不能承受之重。
再从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传统产业去库存、去产能形势严峻;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而受以往落后的发展观影响,各地在长江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争相铺摊子、上项目的现象。高强度开发和盲目重复建设不仅加剧了产能过剩,而且令母亲河不堪重负。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这种动辄大开发、大建设以刺激经济增长的老招数、老路子已经不灵了,必须坚决摒弃。这在经济学上叫“边际效应递减”。
由此可以看出,国家之所以对长江经济带的开发思路和发展战略作出重大调整,完全是基于当前和未来的需要。一方面是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不能搞竭泽而渔,吃子孙饭、断后人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的粗放式发展道路走到了尽头,经济结构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必须下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去产能、去库存。再搞大开发既无必要,也不现实。
共产党人要实事求是,必须不断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发展思路和行动,才能适应时代要求。调整发展方向并不意味着否定过去。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现在放开了两孩生育政策,但并不表示以前搞计划生育错了。此一时彼一时也。
“不搞大开发”也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而是要以“大保护”为抓手,倒逼长江沿岸各地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从大开发到大保护,既体现了生态文明的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在生态环境容量上过紧日子”,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最紧迫而重大的任务”,让母亲河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说实话,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两年前,作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团到湖南长沙等地调研,考察过在建的一些水利工程。客观来说,水利工程利国利民,但由于过去我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没有考虑到兼顾生态功能。
比如,很多珍稀鱼类必须洄游到上游才能产卵、繁殖后代,这是亿万年形成的习惯。大坝阻断了鱼类洄游路线,虽然近年来在设计大坝时给鱼类留出了洄游通道,但设计人员坦陈,鱼类是否能“聪明”地通过通道洄游到上游,结果仍有待观察。因此,如何尽量降低不利影响、走生态优先之路,仍值得我们不断思考、探索。
比如,有些内陆地区为了开发风电资源,大上风电项目,但由于电网无法外送,导致大量“弃风”。过剩的风电怎么消纳呢?当地竟提出上马高耗能高污染的电解铝项目。结果本意是开发清洁能源的项目,最后把环境给污染了,真是有点黑色幽默。
所以,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不是句口号,还需要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下,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搞大开发”正是为打破旧有的观念束缚和路径依赖,让长江经济带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绿腰带、金腰带。
责编:李 慧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