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与私欲血战一番丨《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连载
新湖南 • 连载
2015-12-14 12:49:27


「被誉为曾国藩研究第一人的唐浩明,从曾国藩传世的大量日记中挑选出三百来篇,逐一加以评点,篇幅短小、笔调轻松,由表及里地探索曾氏的内心世界,发表作者的读史领悟。将文、史、哲冶于一炉,通过解读曾国藩日记,窥斑见豹地探索他的文韬武略、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面对困厄与成功时的心态、遇到得宠与失意时的处理方式。

既益智敦品明事晓理,又赏心说日休闲养性。《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近期在“新湖南”客户端连载推出,敬请关注!」

 


 


■视为空寂反而安定

□原文

晏起。饭后,蕙西来邀,同至廉甫前辈处,久谈。三人同车至琉璃厂买书,至晚仍归廉甫处晚饭。灯后还寓,料理俗事数件,记本日事。

自初十早失惊之后,万事付之空寂,此心转觉安定,可知往时只在得失场中过日子,何尝能稍自立志哉!(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三日)

□评点

初十早上的吐血,的确给曾氏以极大的刺激,以至于他对于人世都有了“空寂”之感。照理说,一个三十二三岁的人,人生的感觉不应当如此灰暗。病热与吐血的打击是沉重的。但曾氏接下来说“此心转觉安定”,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咀嚼。

人类有忧愁,有痛苦,仔细分析,不少的忧愁与痛苦,它的根子在于欲求。欲望多、所求多,忧愁与痛苦也就多。欲求有很多种: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利益是欲求,竭力保住眼下的利益也是欲求,如果把这些欲求都去掉,许多的忧愁与痛苦也便随之消除,人反而会活得轻松。但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这点,因为欲求与利益相连,而利益是可以带来实际好处的。

人只有在两种状况下可以与欲求脱离:一是出家,决然割断与世俗的一切联系,欲求会大大地减少,人也就相应地活得大为洒脱。一是对一切绝望,不再存丝毫念想,欲求也会随之大幅度减弱,人也可以因此活得自在。痨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让曾氏对一切绝望,他因此反而心安宁下来。这是迫不得已的事,倘若我们既不出家,又将一切看破,尽可能地减少欲求,有意让心灵空寂,岂不是上上之好!

 

■同年团拜

□原文

早起。是日,戊戌同年团拜。予为值年,承办诸事,早至文昌馆,至四更方归。

凡办公事,须视如己事。将来为国为民,亦宜处处视如一家一身之图,方能亲切。予今日愧无此见,致用费稍浮,又办事有要誉的意思。此两者,皆他日大病根,当时时猛省。(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

□评点

我们所处的时代有过年期间团拜的习惯。一个单位,或一个集体,或年前或年后择一个日子,大家聚会一处,相互见面问好。这的确是一个好的拜年方式。从这篇日记可知,至少在曾氏的时代已有了团拜风气。曾氏这天的团拜是戊戌同年团拜,也就是道光十八年(戊戌)中的进士又同在京城为官者,大家团聚会面,互致年礼。

次日,他的日记中又记载:“饭后仍至文昌馆,本省甲午团拜。”曾氏在道光十四年(甲午)中举,同一年中举而此时又同居京城者一起拜年。官场也罢,商场也罢,人脉是第一等重要的。没有人脉,做官做不好,经商也经不好,所以每到过年过节时,热衷于摆酒请客的,非官即商。社会风气的浮华虚荣,也多半是官商两界弄起来的。

曾氏今年为“值年”,负责值办团拜事务。检讨今年的工作,他认为有两点需反思:一是费用上开支多了点,一是希望博得别人的夸奖。分析此中根源,是把团拜当公事而没有当私事,若是在办一家一身的私事,则会尽量地紧缩开支,也不会存前鉴之心。由此,曾氏提醒自己:将来为国为民办事,要视作为家为身办事。

圣贤教导我们公尔忘私国尔忘家,这的确是很高的境界。这种境界,在一般情况下对一般人而言,难以达到。降低一步,将公事当作私事对待,将国事当作家事对待,这个境界也很高,能做到也就很不错了。事实上,许多人做不到。

 

■冷淡亦不足取

□原文

眼蒙,晏起。饭后赴龙翰臣饮约,未正归。是日,家中请客,至亥初方散。

又无严肃气象!席间代人作讥讽语,犹自谓为持平,真所谓认贼作子矣。早席中,孤另另别作一人,非处己处人之道。吕新吾先生云:“淡而无味,冷而可厌,亦不足取。”殆如此乎!(道光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

□评点

龙翰臣可不是一个等闲人物,他是辛丑(道光二十一年)科状元。三年一次的全国精英大考,此人名列第一。这需要多好的才情,多好的运气,多好的心理素质!在那样的年代,此人又曾经获得过多大的风光!但龙翰城后来官仅止于学政,寿亦仅止于四十四岁,更谈不上大事业。科举时代的状元,后来大多不太得意,是否当初那一刻所获太多的缘故?曾氏与龙关系不错,他有诗赞扬龙:“君才美无度,大圭宜庙中。君诗如春融,秋爽亦自工……终然到圣处,今古谁雌雄?”

曾氏一直要求自己居敬慎言,即保持严肃端谨的神态,但在聚会中,若过于严肃谨慎,自己固然了无趣味,别人也将会因此兴趣索然。即以说话而言,我们看酒席桌上大家所说的话,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是废话、空话、多余的话、可有可无的话,甚至是无聊无品的话。但倘若没有这些话,那还有饮酒吃饭的愉快可言吗?今天早上在龙状元家中吃饭,曾氏可能很注意形象,结果弄得孤零零的,有点另类模样。他自己也感觉不太舒服,所以想起一个朋友所说的话:淡而无味,冷而可厌,也是不可取的。的确,聚会场合,因太拘谨而出现的冷淡,是一个很不协调的表现。

 

■目屡邪视可耻

□原文

眼蒙,甚晏起。内人亦卧病不能起。饭后,至蕙西处少谈。归,将至才盛馆,遇竹如来,折回久谈。竹如无不近理之言,真益友也。申初出门,赴恽浚生饮约,兼甲午团拜,酉正归。

是日,目屡邪视,直不是人,耻心丧尽,更问其他?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声。仍出门至竺虔、西垣处谈,亦不耐静坐之咎也,更初归。因下人小不如意致忿,何其一无所养至此!可耻之至。(道光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二日)

□评点

前天刚参加过甲午团拜,今天又去,可见曾氏是同年团拜的骨干人员。这种聚会,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于此也可见他热心公益事业的性格。当时京师流传两句话,道是:包送灵柩江岷樵,包写挽联曾涤生。江忠源(字岷樵)多次护送客死京城的举子回籍,此种行动可以比之于古代豪杰之士。正因为此,江忠源后来能成为湘省率领团练出省作战的第一人。曾氏不收分文为他人撰写挽联,才情好尚是其次,首要的是有一颗乐意为人办事的心。要想领袖群伦,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乐意办公益之事,应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素质。

曾氏检讨自己今天犯的过失是“目屡邪视”,并将这一过失提到“不是人”、“耻心丧尽”的高度。看人得正视,这既是对所看之人的尊重,也表示自己的心怀坦荡。反过来,邪视,既是对别人不敬,亦说明自己心怀鬼胎,乃极不好的一种举动,何况多次这样做。曾氏自骂,骂得有道理。

 

■与私欲血战一番

□原文

晏起,雪雨交作,而不甚寒。内人病不愈,余亦体不舒畅,闷甚不适。高景逸云,凡天理自然通畅。余今闷损至此,盖周身皆私意私欲缠扰矣,尚何以自拔哉!立志今年自新,重起炉冶,痛与血战一番。而半月以来,暴弃一至于此,何以为人!何以为子!(道光二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

□评点

身体不舒畅,心情不开朗,曾氏认为这是自己私意私欲太重的缘故。究竟有哪些私意私欲,曾氏没有说明了,从以往的日记来看,多半可能在名利等方面。再者,进京四个年头了,曾氏也可能渴望升迁,或许冀望得到好差使。总之,在这些方面有所欲求,而所得又不如愿,便会心生郁闷,体现在生理上便是气血不畅通,身体出了毛病。新年伊始,曾氏痛下决心,要重起炉灶,与这些私意私欲血战一番。决心很大,效果如何,我们且拭目以待。

 

责编:李婷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