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抗战名片丨长沙:四次大会战 日军衰落由此开始
新湖南客户端
2015-08-24 12:49:50

我是长沙,这是我的抗战名片——

我叫长沙,我还有着一个令我倍觉光荣的名字,叫“抗战文化城”。抗战时期,我的土地上文化勃兴,郭沫若、茅盾、田汉等文人大家齐聚我的身旁,300多剧团和歌咏队,2000多人每天街头放歌,我的捐款购机金额居全国第一,参军人均数全国居首,形成了抗战文化特有的声威和力量,被誉为“抗战文化城”。

战略地位:我是华中战略重镇、当粤汉铁路之要冲。在其他城市相继沦丧后,我成为国民政府控制下的西南唯一屏障,一旦我被攻陷,中国在战争中将处于被动情况下。

英雄史诗:我的军民子弟们紧紧拖住侵略者贪婪的步伐长达六年,日军在此由盛而衰。我是中国西南门户上的的一把巨锁,紧紧地屏护祖国母亲西南的半壁江山。

守土决心: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

辉煌战绩: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悲伤记忆:文夕大火焚烧2天,全城被焚十分之九。烧毁房屋5万余栋,烧死我的百姓30000余人。

 

【一我的战略地位

 

抗战时期制作的湖南省敌寇侵扰区域图。

抗日战争爆发之初,长沙地处后方,沿海及沦陷地区人员、游资后撤,沪、汉、苏、浙等地部分工商户开始内迁,长沙是主要终点和中转站之一。长沙市的人口从1934年的38万骤增至50多万。1937年长沙海关进出口贸易总值达3707万元。

在武汉、南昌会战后,长沙的战略地位上升到特别突出的位置,成为屏障中国的战略大后方大西南的门户战略要点。中国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即设于长沙。由第9战区(后分设第6、第9两个战区)集重兵与日军在战在线对峙。

1938年11月初,日军攻陷湖南北部,长沙,岌岌可危......

 

【二我的悲伤记忆

山水洲、古城墙怀抱中的长沙,平展浩大,街巷纵横,城中心古树回环,宫室巍峨,城西南殿阁矗立,翘角飞举。——这是文夕大火之前的我。

 

湘春门在明清时期即为长沙城九个城门之一,位于长沙城西北方,此为战前湘春门景象。

大火之后,我不再是以前的模样。

史实:1938年11月13日,日军占领岳阳后,距离岳阳尚有130多公里的长沙当地驻军长官朱鹤松,仓惶之中以“焦土抗战”的密令为名,于凌晨2时在长沙城内数百处同时放火,使全城成为一片火海。

数据:大火焚烧2天,全城被焚十分之九。烧毁房屋5万余栋,烧死百姓30000余人。

 

战前的长沙府学宫,大火中被毁。目前仅存“道冠古今”牌坊。

千年古都,百年缔造,毁于一炬。

文夕大火是长沙历史上毁坏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城人为性质的火灾,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

 

【三我的壮烈战役

在1939年到1942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与之展开殊死搏斗,终将日军击退。

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九战区部队收复平江战斗场景。

时间:1939年9月至10月

地域:湖南、湖北、江西三省接壤地区

指挥官:薛岳,罗卓英;冈村宁次

兵力:30多个师和3个挺重队共计24万余人(中国)

第11军10万余人,航空兵团约100架飞机(日本)

伤亡对比:4万余人(中国);3万余人(日本)

背景:日军攻占南昌并击退第9战区军队的反攻,获得了武汉安全圈的东南屏障,并打开了通往长沙的通道;同时,打击了第5战区部队,保住了汉水以东阵地,暂时缓解了江北的后顾之忧。随后,兵指长沙。

战果:就会战局部而言,双方未分胜败。但从抗战的全局而言,却是对中方有利。日军要消灭第9战区主力的目的未达到,反而消耗了自己不少兵力和武器,并退回原阵地。长沙,保住了。

 

第二次长沙会战

 

时间:1941年9月17日至10月9日

地域:长沙及其附近

指挥官:薛岳(中);阿南惟几(日)

兵力:中国10个军;

日本12万名士兵,海空支援

伤亡对比:中方伤亡17426人(中方统计)

日军伤亡48327人(中方统计)

背景: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日军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总兵力达12万余人,向中国军队展开攻势。

战果:中方胜利。10月中旬,日军全部退回新墙河以北,中国军队收复全部失地,恢复战前态势。

 

第三次长沙会战

 

盟国军事人员和记者视察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遗弃之尸体

时间: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

地域:长沙、浏阳河地区

指挥官:薛岳,阿南惟几

兵力:中国:30个师30万人

日本:30个大队7万余人。

伤亡对比:

中国:28,116人阵亡

日本:56,994人伤亡(中方数据)

日本:6,000人伤亡(日方数据)

背景:为策应向香港进军的日军,向薛岳统帅的30个师30万中国军队发动的牵制性攻击。

战果:给日军相当的损耗和迟滞 。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盟军与日军交战的首场战役胜利。因此又被中国方面称为“长沙大捷”。

 

长沙,是日军的一块硬骨头。

但1944年夏,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已占领了美、英等国家的许多殖民地,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受到蹂躏,日本侵略者的战线越拉越长,兵源、物质的补给越来越困难,特别是粤汉铁路被割断,补给更成问题。为打通粤汉线,日军孤注一掷,倾其全力再次攻打长沙。

第四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第一阶段)

 

时间:1944年5月27日到6月19日

地域:长沙地区

指挥官:薛岳,方先觉,杨森;横山勇

兵力:中国30万人、日本36万人

战果:6月16日,逼进长沙的日军开始向长沙城区猛攻,6月19日中国军队撤退。

长沙,沦陷。

从38年11月到44年6月,在日寇密集的炮火之下,长沙硬是用火和炮+血和肉,坚守了快六年。

 

【四我的抗战印迹

第九战区司令部临时指挥部

位于岳麓山清风峡爱晚亭后一个山洞内。 1941年12月30日,第九战区司令薛岳为就近指挥,将指挥部从二里半搬迁到岳麓山上。当时,为轰炸山洞里的司令部,日本人的炮火几乎炸平了岳麓书院和麓山古寺,岳麓山上体积稍大的建筑无一幸免。

 

炮兵指挥所

位于岳麓山半山亭马路的对面。原为建于1935年的湖南省会警察纪念堂。在长沙会战中,成为第九战区炮兵指挥所,为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大胜立下赫赫军功。200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在省会警察纪念堂中建成长沙抗战纪念馆。

 

岳麓山炮台

位于山顶观景台的下方山坡上及赫石坡73军墓上方。在第三次会战中,安放在岳麓山上的150mm榴弹炮(射程可达13000米)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保卫长沙城功不可没。

 

 

炮台射程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连续被中国军队布置在岳麓山的重炮轰击,吃尽苦头,日军不断派出轰炸机,却一直没能找到长沙炮兵阵地。岳麓山顶的中国炮兵故意用一只靛桶伪装成一门大炮,日军飞机连续投落数十颗重磅炸弹,自以为炸中目标,但他们哪里知道,岳麓山的炮火仍然在发挥着打击侵略者的作用,山上火炮将黄土岭、修械所、韭菜园、圣经学校、杜家山、湘雅路的日军炸得溃不成军。

战壕

岳麓山中遗存战壕长达10余公里,曾发掘出大量的弹药、枪支等遗物。目前山上的战壕由于年深日久,周边落下的土将战壕垫高了,最深的地方不到1米,在两侧的内壁或者长满了野草,或者露出光秃秃的黄土。

 

忠烈祠

 

位于岳麓山赫石坡。始建于1939年,原为岳王庙,后为纪念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抗战中阵亡将士,改名忠烈祠。

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

 

位于岳麓山赫石坡上。始建于1946年,存放着七十三军部队阵亡将士的遗骨。

陆军第10军三次长沙会战阵亡将士墓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第10军固守长沙,有“泰山军”的称号。该墓建于1946年,原湖南师大老校门即为该墓牌楼,不过老校门在麓山南路拓改时也被拆毁。现今在湖南师大文学院樟园内,有残碑及部分构件留存。

陆军第4军抗敌阵亡将士墓

位于岳麓山南,湖大附中的后山上,黄爱、庞人铨墓至五道梯处,现仅存遗迹。第四次长沙会战中,第4军是守长沙城的主力部队。

抗战阵亡将士名录石栏

石栏现在岳麓山云麓宫前坪,用作围栏,计有19块,按序列铭刻着约五千名在长沙会战中牺牲的烈士姓名。

 

 

 

【五我的热血儿郎

抗战期间,他们为保护长沙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勇猛御敌,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我的抗战史最有力的见证者和撰写人。

铭记他们,就是铭记历史!

来看看这些抗战老兵的缩影——

抗战老兵.黄子奋

 

“我亲眼目睹了重庆大轰炸,飞机轮流扔炸弹,死了很多人,场面太惨了。”黄子奋老人1937年加入军统,1939年从息烽特警训练班毕业,是黄埔军校19期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驻扎洛阳的国民革命军第90军军部389运输团任见习排长,负责粮草、军需物资的运输。抗战胜利后担任长沙保安警察队队长,参加湖南和平起义,解放后当过老师、企业职工,1983年退休。“希望后代不忘国耻,更好地建设祖国。”黄子奋老人认为,“只有国家强大,人民才能永远平安幸福。”

抗战老兵.刘俊明

 

刘俊明原本是山西太原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只有18岁的他参加了抗日“敢死队”。在兵荒马乱中,他随“敢死队”一路南下来到湖南长沙。据刘俊明回忆,抗战期间,他曾担任抗日军政部江南无线电总台台长,负责与当时的重庆联系,主要下达中央情报和传递作战计划。在一次作战中,他不幸右腿中弹,而就在当时,他还亲眼目睹身边两位战士中弹身亡,那时的他,对抗日有了更大的毅力和决心。

回忆过去,刘俊明说,当时的他们青春都是在抗战中度过,尽管有苦有难,甚至有的还丢了性命,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无怨无悔。

抗战老兵.李忠保

 

图右

1938年进入黄埔军校16期学习。李忠保所在部队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会战期间,李忠保是搜索连的一个排长,负责战前搜索敌人的情报,他所在的部门平时在长沙县金井休整,战时拉到长沙城外打仗。在长沙期间,李忠保所在部队采取运动战的方式消灭敌人。1943年11月,李忠保被派去支援常德保卫战,战友阵亡甚多。

来源:新湖南

整合编辑:廖慧文 朱晓华

 

责编:朱晓华

来源:新湖南